看白癜风的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中医
干货
传承
创新种树人种下的第棵树
全文个字,阅读时间大约8分钟
■甲亢属于“瘿证”,历代医家多认为与情志忧恚,肝郁气结,痰浊凝滞有关。如《诸病源候论》载:“瘿者由忧恚、肝气郁结所生。”《外科正宗》有“人生瘿瘤……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甲亢初起,证多属实,每见心肝火炽症状。如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目涩口干、失眠多梦。后期证多属虚,而虚中挟实。以阴虚内热症状为多见,如两颊潮红,心悸盗汗、五心烦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舌红苔净,脉形细数等。北京名医祝谌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经常用的一张方子是当归六黄汤。祝谌予先生曰:“此方为我在临床治疗甲亢之首选方剂,口干、自汗、肌肉痉挛时加生牡蛎、木瓜、五味子;手颤甚用白头翁;甲状腺肿大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各等份,黄芪加倍。共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两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半。王XX,女,35岁,年5月23日初诊。西医诊为甲状腺瘤1月余。症见颈部正中结节如鸡蛋大小,燥热、汗出、心慌、手颤、口渴思凉饮。眠多乱梦,便干,黄带量多。舌边尖红,苔白,脉弦细。处方:生黄芪20克,当归、生熟地、黄芩各10克,黄连3克,黄柏、橘核、荔枝核各10克,夏枯草20克,生牡蛎、白头翁各30克,14付。6月6日复诊,心慌见轻,饮少,便调,仍时有头晕耳鸣,舌尖边红、苔黄、脉细弦。拟配丸方缓图以消肿瘤。处方:党参、麦冬、五味子各30克,橘核、荔枝核、夏枯草各50克,丹参90克,乌梅30克,龟板60克,枳壳30克,海藻50克,昆布30克,白头翁60克共研细末,蜜丸,每重10克,早、午、晚各1丸。邹孟城:我用祝谌予先生此法治疗数例,均获良效友人徐君之侄女,昔年在沪业个体服装,后赴阿根廷经营饭店,亦甚顺利。但乍到异国他乡,人地生疏,语言不通,于斯创业,辛苦倍尝。加之急躁郁闷,日以为常。两年后渐觉乏力、短气、汗出、心悸。医院诊断“甲亢”,建议终身服药。于是返沪求治,以冀痊愈。途中病发甚重,甫下飞机舷梯,即晕厥于地。医院,诊断与境外一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住院一月,病情得以控制,后即出院。彼昔年在沪时,常患肠胃不和,每每由余调治。故出院伊始,即向余问药。当时所见主症为乏力特甚,汗出极多。稍稍行动则疲惫不支,而汗冒如珠。兼见胸闷、烦躁、口干、头痛、纳食不振、夜寐欠安、前额胀疼、两目不适、面目虚浮、持物手颤、眩晕泛恶、两耳蝉鸣,情绪稍有波动即心慌心跳。诊脉左小,右小滑,舌淡红,苔薄黄。据此脉证,是气血两亏于内,心肝痰火郁伏于中。治法宗祝谌予先生,用当归六黄汤化裁,以益气养血,软坚消痰清火为法,即书一方:生黄芪24g,当归9g,炒白芍9g,黄柏9g,黄连,黄芩等9g,生熟地各15g,生牡蛎30g,枸杞子9g,党参9g,麦门冬,瓜蒌仁各9g,五味子3g,海藻9g,昆布9g。以上方为基础,用药随症加减。曾用之药有:白头翁、枣仁、夜交藤、石决明、甘菊花、白蒺藜、桑叶、茯苓、远志、牛膝、火麻仁、生晒参、淮山药等。至来年三月中旬,服药七十帖,病体渐愈,症状相继消失,化验基本正常。未久返回阿根廷,二年后曾来电相告:健康一如畴昔。当归六黄汤,滋阴清热,大补肺气两路同时进行,主要用于治疗盗汗自汗,使用当归与生熟地同时进行,病人舌必干红或者稍微干红,左脉必定细数或者稍微细弱,必定有“细”。因为左脉细,所以缺血,血少即阴不足,因为阴血少,所以导致虚热,所以容易盗汗自汗,所以用黄连黄柏黄芩清三焦之虚火,火清阴存。使用黄芪,因为气血不足导致肺气虚,病人右寸必定弱散,邪气实之脉。总而观之,当归六黄汤体现的是肝血少导致阴虚内热,气血弱导致肺气弱而不化气,是病人左右都失调用方,使用此方必须舌脉证合参方可使用。次方也仅仅能调节甲亢患者这些症状,解决甲状腺的问题尚需要配合软坚化瘤的中药。王幸福:多年来,我始终坚持用当归六黄汤治甲亢,没有不效的。我早年在治疗这种病时,亦是按照此种思路去诊治,但是疗效较慢,很是费劲。后来在学习诸多老中医的经验之后,发现当归六黄汤治疗此病效果显著,并可以把它作为专方使用。当归六黄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制的一首名方,载于其所著的《兰室秘藏》一书中。称它为“治盗汗之圣药”,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其组成为: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共7味药。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异病同治一说,只要病机相同是可以用一个方子治疗的。盗汗是阴虚火旺,甲亢大多数早期表现亦是阴虚火旺,所以可以移来治疗此病。对于这一点估计持异议的不多,而且临床报道用当归六黄汤治疗甲亢糖尿病的也不在少数。这里我就不重复论述了。我只想谈谈怎么运用好这个方子治疗甲亢一病。我常听到有的中医,尤其是年轻中医说,此方治疗甲亢疗效参半,时有效,时无效。后通过交流发现还是对这个方子的运用有问题。即一见甲亢病人,不分虚寒热就原方照套,一方到底,不做加减,或再加些具有治疗甲亢的药物,诸如黄药子、昆布海藻之类。怪不得无效,全忘了中医的辨证施治。我们先来看当归六黄汤的组成:黄连黄芩黄柏的三黄苦寒清热,生地熟地滋阴,当归黄芪为当归补血汤,纵观全方滋阴清热。我的经验是早期热重的情况下,凡见心悸、口干、烦躁、多食,便秘尿黄等症突出时,重用三黄之量,必要时还要加大黄;轻用黄芪当归熟地的药量。凡见饮多、心悸、乏困、手颤、盗汗、便不干等症突出时,少用三黄药量;重用生地、当归、黄芪、熟地之药量,必要叫加入生脉散。在中后期热轻,气阴两伤升为主要矛盾时,切记不要重用三黄苦寒之药伤阳气。这一点很重要。下面我举一个病例具体来看。董某女42岁,医院用西药治疗,嫌慢,又怕西药副作用大,故寻求中医治疗。经人介绍来到我处,刻诊:中等偏上个子,面色偏红黑,舌红苔白薄,心悸,口干、烦躁、稍乏,大便干,T3T4指标均高,脉滑大。处方:当归六黄汤加减。生黄茋30g当归30g黄连15g黄芩30g黄柏30g大黄30g生地15g九地15g五味子10g制龟板15g北沙参30g丹皮10g栀子12g桂枝6g甘草6g10付水煎服日三次。二诊,心悸已除,烦躁止,大便已不干,余证如前。前方调整:生黄茋50g当归15g黄连10g黄柏10g黄芩10g北沙参30g生地15g九地30g麦冬15g五味子15g生龙牡各30g桂枝甘草各6g10付水煎服日三次。三诊,诸症大减已不口干、心悸、便干。舌淡苔白腻,脉缓濡,乏困,纳略呆,左手无力明显。随证转方:生黄芪g当归15g生地10g九地50g黄连6g黄芩6g黄柏6g陈皮12g砂仁6g炒三仙各15g桂枝10g甘草10g鸡血藤15g。10付水煎服日三次。四诊,乏力减轻,胃口开,左手略有力。效不更方,续上方15副,诸证消失。化验T3T4指标接近正常。又调整一月,痊愈。上述一案,我就是坚持用当归六黄汤,一以贯之,一方到底。但是亦坚持随证转量,随证转药,万变不离其宗,以其为主而转。实际上也有专方的味道,但守中有变,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我始终坚持用当归六黄汤治甲亢,没有不效的,其中的奥妙就是上述所言。说句题外话,前人留下的好方很多,关键是看你会用不会用,古人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当归六黄汤的画外音:四肢灼热麻木,当归六黄汤治愈
作者/熊继柏
患者是位男性,39岁,主要病情是四肢、手脚发热麻木,上肢从肩部一直到手指,下肢从股以下一直到双脚,界线麻木特别清楚,就像抹了辣椒水一样,就诊时发病已有两个月。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抹了辣椒水是什么感觉,就像身上火烧火燎,要洗好久才洗得去。他就这个感觉,火辣之状昼夜不减,夜甚昼轻。但奇怪的是,这个病人只有四肢发热,整个躯干并不发热,所以即使反复量体温,体温却不高。触摸四肢的皮肤,温度稍高于正常,四肢的肌肉显得有些松弛,但是还不至消瘦;除此之外,病人还兼有四肢无力、口渴、尿黄、自汗、畏风等症状。舌红,苔薄黄,脉像细数。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疑难病了。
这个病怎么考虑?
这就需要我们熟读经典,否则这个病是治不下来的。《黄帝内经》中有一个病叫“肉烁”,原文是这样讲的:“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这个病的机理是什么呢?《内经》中是这样解释的:“其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什么叫“两阳相得”?
人体四肢属阳,若风热之邪伤了这个部位,就叫两阳相得,如果病人本身阴虚,少水不能灭盛火,说到底就是阴虚阳亢。但是,这个阳亢不同于我们平时阴虚阳往上亢,而是反映在四肢——热伤阴津,热灼肌肉,表现为四肢发热、肌肉消瘦。
用什么方呢?
《内经》中并没有记载如何治疗。它的病机是阴虚阳热亢盛,病变部位在四肢,症状是四肢灼热、肌肉消瘦,兼有畏风、自汗,于是我用了李东垣的当归六黄汤(当归、黄芩、黄连、黄柏、熟地、生地、黄芪)。
当归六黄汤不就是治疗阴虚盗汗的吗?
但这个病人不是盗汗,而是自汗,所以重用了黄芪。但我还嫌不够,因为治烦热、畏风还没有用药,于是又加了两味药,一味是防风,另一味是知母,防风可祛风,知母可退烦热。
古人也没有讲当归六黄汤还可以加知母、防风,这就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加减。中医用方,加减不是随意的,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有理由,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古人的经典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否则,就只是草草读过,只是肤浅的了解,不可能有更深层的认识。这个病人治好了,我就得到一个经验,那就是当归六黄汤可以治“肉烁”。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网络。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侵删。往
期
回
顾
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为什么子宫肌瘤会和颈椎病有关系!?
补阳还五汤加这一味药治中风,可谓是神来之笔!
·END·
我是培根
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长按图片,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