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常见中药材1

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一.总述

在中兽医学习的过程中,深深地领略到了我国传统医术对疾病防控和治疗方面的重要意义。我的家乡在豫西山地,在海拔-1米的山上广泛分布着大量的中药材。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的药材也是当地人民经济收入的一部分。今年一直在家,有幸在山上发现并认识了众多的药材。虽然学过相关药物的知识但是刚开始面对药材的采集时仍然有些无从下手,后来经过多途径的查阅资料,渐渐学习和深化了一些药材的生长,药用价值以及现代药理作用等知识。因此,分享出来共同学习。

二.各类药材

01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学名:Violaphilippica),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

入药部位:全草供药用。

性味归经:味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疔疮,痈肿,瘰疬(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结核。),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药理作用:①抗病原微生物作用,②抑制免疫功能。

临床应用:四圣消毒饮

功效:清热消肿、排出毒素。可治疗面部疮痘。

原材料:金银花、菊花、紫花地丁、青天葵(合称为四圣)、蒲公英各适量。

做法:将所有药材清洗干净,水煮滚后将所有药材加入煎煮,滚后汤汁入味即可熄火。

用法:可当一般花茶饮用。

02

地黄

地黄

入药部位: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炮制后切片。

性味归经:①鲜地黄:甘、苦,寒。②生地黄:甘,寒。③熟地黄:甘,微温。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①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温毒发斑,咽喉肿痛等。②干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人营血,热病伤阴,知绛烦渴,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等。③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崩漏下血,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等。

药理作用:降血糖,止血,治疗肝炎等。

03

芫花

芫花,别名:药鱼草、老鼠花等。芫花根也有药用价值,在此,只写出花蕾的相关内容。

入药部位:花蕾,分生芫花和醋芫花(毒性降低)。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祛痰止咳,解毒杀虫。水肿,臌胀,痰饮胸水,喘咳,痈疖疮癣。西医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属于水湿停留,胸膜炎、心包膜炎、心内膜炎、急慢性肝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属于痰饮积聚,头癣、皮肤癣菌病属于湿热等。

药理作用:增加肠道蠕动,镇咳去喘,利尿,镇痛等作用。

04

白头翁

白头翁,刚遇见时并不知道名字只感觉这紫色的花非常漂亮。花败时像一个老人的头发花白,在风里飘着。在学习中兽医时,药敏试验中抑菌效果明显。

入药部位: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痢下重,下痢咽痛,包痔肿疼等。西医诊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肠炎、化脓性皮肤病等。

药理作用:对细菌,真菌和原虫都有抑制作用。

05

紫堇

紫堇

入药部位:根或全草。根于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夏季采集全草,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涩,凉。有毒。肺;肾;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疮疡肿毒;聤耳流脓;咽喉疼痛;顽癣;秃疮;毒蛇咬伤。

药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次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d/4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