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人小时候常见又叫不上名的植物,现在

你是否还记得

小时候田野里那些

形形色色的小花小草

你还能想起它们的名字吗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1、龙葵:浆果和叶子都可以吃,浆果变紫色后可以直接吃,酸酸甜甜的,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必须要煮熟。

  2、曼陀罗:野生全白花,成筒状。蒴果直立生,有坚硬针刺。常生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林缘、草地。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具有药用或观赏价值。

  3、苘(qǐng)麻:田间特别常见,籽一爆一堆,成熟后的茎皮是制造绳索和包装用品的原料。

  4、苍耳:常生长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田边。此植物的总苞具钩状的硬刺,常贴附于家畜和人体上,故易于散布。为一种常见的田间杂草。

  5、牛筋草:根系极发达,秆叶强韧,全株可作饲料,又为优良保土植物。

  6、田旋花:长得特别像喇叭花(牵牛花),但是叶子不同,它是柳叶状,喇叭花是掌状。

  7、马唐草:根蔓延成片,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叶鞘短于节间,叶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边缘较厚,微粗糙,茎直立或斜生,下部茎节蔓延成片,难以拔出。

  8、葎草:又称勒草、黑草、麻葛蔓,株长1~5米,雌雄异株,通常群生,茎和叶柄上有细倒钩,碰一下就容易被划伤。

  9、稗(bài)子:最常见的野草,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似稻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

  10、泽漆:又名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挺好看,以全草入药。

  11、地肤草:别名扫帚菜、扫帚苗,绒球球的一大团,能适应砂质、砾质粘性多种土壤,在山林、荒地、田边、路旁均能生长。

  12、益母草:野地里常见,但没想到它是治妇科病的良药,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味辛苦、凉。

  13、地黄:因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14、决明草:种子就是决明子。

  15、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

  16、马泡:一般农村孩子都吃过吧?瓜有大有小,最大的像鹅蛋,最小的像纽扣。瓜味有香有甜,有酸有苦。

  17、旋复花:像野菊花,又名驴儿草、百叶草。

  18、野燕麦:又称铃铛麦,长得像燕麦,却没啥大用。

  19、蛇莓:长得像野草莓,全草可供药用。

  20、凤仙花:别名指甲花,花颜色多样,有粉红,大红,紫色,粉紫等多种颜色,民间常用其花及叶染指甲。茎及种子入药。

  21、蛇床子:别名野胡萝卜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温,味苦。

  22、千日红:又名百日红、火球花,千日红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花果期6-9月。花色艳丽有光泽,除用作花坛及盆景外,还可作花圈、花篮等装饰品。

  23、艾蒿:艾草,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

  24、鸭跖草:开蓝色的小花,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尤以西南地区为盛。

科普时间

黄芪: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黄芪的药用/保健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1:来源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芪的药用/保健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2:相关名

黄芪、元芪、黄耆、棉芪、红芪、西芪、口芪、抽芪

3:产地

蒙古黄芪产于山西、内蒙古等省区;

膜荚黄芪主产于东北、内蒙古、山西、河北、四川等省区。

栽培的以蒙古黄芪质量为佳。

4:图片

5:性状鉴别

药材

呈圆柱形,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不易折断,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饮片黄芪片

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黄白色至淡棕褐色,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显“菊花心”。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炙黄芪

外表皮谈棕黄或淡棕褐色,略有光泽。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余同黄芪片。

6:性状归经

甘,微温。归脾、肺经。

7:采集

一般采挖4年以上的根。

秋季采收的黄芪含微量元素硒(Se)较多,因而质量较好。

8:性能特点

甘温升补,入脾、肺经,主以扶正气,兼能除水邪。

善补中气、肺气、益卫固表,还能托疮毒、利水消肿。

通过补气又能生血、摄血、生津,用于气血乏力,食少便溏,便血崩漏,气虚水肿等

9:主治病证

(1)脾胃气虚,脾肺气虚,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

(2)自汗,盗汗。

(3)气血不足所致疮痈不溃或溃久不敛。

(4)气虚水肿、小便不利。

(5)气血双亏,血虚萎黄,血痹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黄芪的7款最佳搭配方

黄芪+枸杞

功效:养颜抗衰老。

适应症:适用于需要预防衰老的人士,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黄芪+当归

功效:益气生血。

适应症:适用于劳倦内伤、积热面赤、烦渴、脉虚大乏力及疮疡、血虚发热、诸气血不足等。

黄芪+芦荟+银杏果

功效:润肠通便

适应症:适用于身体机能衰退、生活饮食习惯所致的便秘患者。

黄芪+麦冬

功效:养阴生津。

适应症:适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不止者。

黄芪+甘草

功效:平补气血。

适应症:适用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中老年人群。

黄芪+人参

功效:甘温补气。

适用症:适用于气虚所致神疲、食少、自汗等身体虚弱诸症。

黄芪+白术

功效:补气健脾。

适应症:适用于气虚脾弱所致倦怠乏力、乏气懒言等。

新闻报料找小编、要做广告找小编!

手机

来源:钱塘老娘舅,若涉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治疗白癜风药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d/2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