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考点
西药一每日知识点
乳膏剂常用的基质与附加剂种类
种类
常用基质
油相基质
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脂肪醇、凡士林、液状石蜡、植物油。
水包油型乳化剂
钠皂、三乙醇胺皂类、脂肪醇硫酸(酯)钠类(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山梨酯类;
油包水型乳化剂
钙皂、羊毛脂、单甘油酯、脂肪醇
西药二每日知识点
抗心绞痛药用药监护
1.合理使用各种剂型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服用时尽量采用坐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不宜突然停药,以避免反跳现象
2.防止耐药现象的发生
使用方法不正确引起---连续24h滴注硝酸甘油
(1)小剂量、间断使用,每日提供8-12h无药期
(2)产生耐药的患者使用巯基供体、β受体阻断剂、ACEI/ARB可能对预防耐药现象有益。
西药综每日知识
发热的病因
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
1.感染——最常见
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或感冒、肺炎、伤寒、麻疹、蜂窝组织炎等传染性疾病)所伴发症状。
2.非感染
组织损伤、炎症、过敏、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恶性病或其他疾病的继发后果。
3.其他:体温调节中枢的病变——严重颅脑创伤、脑炎、脑出血或脑肿瘤。
机体产热过多——如癫痫持续状态或者剧烈运动后。
散热减少——严重的皮肤疾病。
生理现象——女性在经期或排卵期低热。
药物热——药物过敏也可能引起发热,抗感染药物最常见。
药一每日一练
最佳选择题
1.关于乳膏剂一般质量要求的错误表述是
A.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
B.无溶血性
C.无刺激性
D.无过敏性
E.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
2.关于乳膏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乳膏剂具有触变性和热敏性
B、乳膏剂主要用于局部疾病的治疗,不期望产生全身性作用
C、应用前应清洗皮肤,擦干然后涂药
D、给药时按摩给药部位可促进药物吸收
E、乳膏剂适宜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药二每日一练
最佳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禁忌证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B.收缩压90mmHg的严重低血压
C.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D.重度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
E.对硝酸酯过敏
2.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A.一次0.25~0.5mg,每5min可重复1片,直至疼痛缓解B.采取坐位C.舌下黏膜湿润D.每天保证12h以上间歇期E.含服时无麻刺烧灼感或头胀感,表明药品失效
药综合每日一练
1.下列哪些原因可以引起发热
A、服用某些药物
B、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
C、感冒、肺炎、伤寒、麻疹、蜂窝织炎等疾病
D、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组织损伤、过敏等
E、血液病
2.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个部位的体温不尽相同
B、体温在一日内会有一定波动
C、昼夜体温差一般不超过1℃
D、女性体温略高于男性
E、老年人体温相对较低
药一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乳膏剂的质量要求。良好的乳膏剂应:(1)选用基质应根据该剂型的特点、药物的性质以及疗效而定,基质应细腻,涂于皮肤或黏膜上应无刺激性。(2)有适宜的黏稠度且不易受季节变化影响,应易于软化、涂布而不融化。(3)性质稳定,有效期内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等变质现象。(4)必要时可加人防腐剂、抗氧剂、增稠剂、保湿剂及透皮促进剂;保证其有良好的稳定性、吸水性与药物的释放性、穿透性。(5)无刺激性、过敏性;无配伍禁忌;用于烧伤、创面与眼用乳膏剂应无菌。
2.答案:E
解析:乳膏剂在使用过程中均不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这是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药二1.答案:A
解析:硝酸酯类药物禁忌症有(1)对硝酸酯过敏者。(2)急性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3)收缩压90mmHg的严重低血压。(4)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5)重度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6)心脏压塞或缩窄性心包炎。(7)限制性心肌病。(8)已使用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药(如西地那非等)。(9)颅内压增高。
2.答案:A
解析:片剂一次0.25.0.5mg,每5min可重复1片,如15min内总量达3片后疼痛持续存在,应即就医
药综1.答案:ABCDE
解析: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其机制为感染原、细菌内毒素与其他外源性致热源进入人体后,与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相互作用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引起人体发热。其原因是感染(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或感冒、肺炎、伤寒、麻疹、蜂窝组织炎等传染性疾病)所伴发症状,也可以是非感染(组织损伤、炎症、过敏、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恶性病或其他疾病)的继发后果。机体产热过多也可以引起发热,例如癫痫持续状态或者剧烈运动后。体温调节中枢的病变可以造成体温调定点的改变,可以引起高热,见于严重颅脑创伤、脑炎、脑出血或脑肿瘤。严重的皮肤疾病可以导致散热减少,也可以引起发热,这些是非炎症性因素造成的发热。女性在经期或排卵期也会低热,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药物过敏也可能引起发热,一般则称为“药物热”,抗感染药物最常见。
2.答案:ABCDE
解析:正常人的体温在37℃(华氏98.6)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其中以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而在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如直肠温度平均值为37.5℃,口腔温度比直肠低0.3℃~0.5℃,而腋窝下的温度又比口腔低0.3℃~0.5℃。体温在一日内也会发生一定的波动,如一般在清晨2~6时体温最低,7~9时逐渐上升,下午4~7时最高,继而下降,昼夜温差不会超过1℃。体温在性别、年龄方面也略有不同,如女性略高于男性,新生儿略高于儿童,青年人略高于老年人,而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而且皮下脂肪薄,保温差,体温相对较低。此外,体温也受到肌肉活动、精神紧张、进食等因素的影响。体温受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地进行氧化代谢,并不断地产热;同时体热也通过散热途径(皮肤、血管、汗腺)散发到外界环境中,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平衡使体温在一日内保持相对恒定。
距离报名越来越近,准备考试的同学已经早早开始复习了,那么在最后阶段如何快速冲刺提高?7月3日,杏坛医学网将为你免费直播讲解执业药师复习通关指导,帮助你梳理考试重难点、制定最后阶段的冲刺计划,全程干货满满,不可错过。
点击下方图片,识别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