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人体气血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气血充盈则身体康健,气血亏虚则健康受损。所以,补益气血成为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迫切需要。要说到补益气血,人们可能会想到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知名度很高的经典名方,但实际上,也有一些奇效良方往往被人们忽略,就比如这个既能补益气血,还能养心安神的千古名方,功效虽然很强大,但总是被人们忽略,它就是“人参养荣汤”。
人参养荣汤,原名为“养荣汤”,最早出自宋代医学家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后来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淳祐新添方”中将本方改名为“人参养荣汤”,自此之后,这个千古良方就正式以“人参养荣汤”的名义广泛出现在各大方书以及文学作品中,就连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都让女主林黛玉吃上了人参养荣汤的中成药(也就是人参养荣丸)。人参养荣汤,迄今已是千年光阴,但它的临床用途,却在不断延伸拓展,不断发光发热,成为气血双补的经典名方。
人参养荣汤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三因方》记载,全方由“黄芪、当归、桂心、甘草(炙)、橘皮、白术、人参,白芍药,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去心,炒)”等12味主药组成。在《局方》中,其中熟地黄、五味子、茯苓的用量要比《三因方》的多一些。按照原方的使用方法,是先将这些中药锉成散剂,每次使用时,加生姜、大枣,煎好后,空腹服用。原方提到的加减法是,“便精、遗泄,加龙骨,咳嗽,加阿胶,甚妙”。
人参养荣汤的作用,是颇为广泛的,在《三因方》中记载,养荣汤主要用于治疗“积劳虚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咳,小便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阴阳衰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急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难可振复”,以及“肺与大肠俱虚,咳嗽,下利,喘乏,少气,呕吐痰涎”等疾病。从《三因方》的记载来看,这个养荣汤(也就是人参养荣汤)的确拥有着非比寻常的药用功效,而且对人体气血的补益作用,也堪称是“绵绵不绝”。在临床中,除了气血两虚兼有寒象的不宜使用外,其余的气血两虚证,均可使用人参养荣汤。
随着后世医家对人参养荣汤的研究,基本达成共识,人参养荣汤主要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在临床上,常以倦怠无力、食少无味、惊悸健忘、夜寐不安、虚热自汗、咽干唇燥、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咳嗽气短、动则喘甚为主要症状,这些临床表现自然是气血两虚无疑,因此用人参养荣汤方药合拍。除此之外,也可用于治疗疮疡溃后气血不足,寒热不退,疮口久不收敛等病症,这种病症虽然表面上看未必是气血两虚,但是究其根本,与气血两虚脱不开干系。对于气血两虚证,舌脉上主要以舌淡红、脉细弱、或细数无力为特征,这也是临床中辨证的一个辅助要点。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