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殿疯多久会扩散 https://m-mip.39.net/nk/mip_5131876.html
不管我怎么赞美中华美食博大精深,都永远是小看了它。在溜、焖、烧、蒸、烩、炖等20多种烹饪方式中,还有一种“泡”总会被忘记。
从腌菜罐里家常菜的酸爽甜脆,到酒缸里动植物的千奇百怪,无一不展现着中国人“泡下整个宇宙”的能力。
这些酒泡之物,除了视觉上的震撼刺激,还有“喝一口就包治百病”的玄幻功能,也成就了中华美食中的一幕“奇观”。好好的水果,泡了个毒物
有段时间,抖音上兴起了自酿果酒。向往田园生活已久的都市丽人,周末会拿出青梅、杨梅、柠檬,一层水果一层冰糖地码进玻璃罐中。滤镜美照发圈后,便开始耐心等待着水果与酒精融合出新风味。在川渝,梅子、李子、荔枝等是酒的好搭档,还能给荤菜去腥,赋予菜品果香味;云贵高原则会用酸木瓜泡酒,贵州刺梨泡酒已有上千年的制作历史。果酒口感好喝,但有一些果酒会给人体带来损害。比如杨桃泡酒会对肾功能损害。杨桃中草酸含量高,在体内形成不溶性的草酸盐晶体,沉积于脏器内,对脏器造成损害,最终引起肾功能衰竭。
酒精乙醇会抑制肾小管泌酸,导致血尿酸和草酸盐同时升高,加重了肾损伤。
同样是自酿葡萄酒,有人却“喝”医院。
自酿葡萄酒,果胶产生甲醇和二氧化碳,普遍甲醇超标。市面上出售的食用葡萄单宁含量较少,并不适宜酿酒。
以毒泡毒,越来越毒
自诩什么都敢吃的中国人,抱着“好吃的吃,不好吃的做中药,嚼不动的泡酒”的原则,向来不会放过任何一种生物。小到蚂蚁、黄蜂、蜘蛛、蝎子、蜈蚣等昆虫,大到蟾蜍、壁虎、老鼠等活生生地一整只下酒……洞察到药酒的需求缺口,为泡酒爱好者设计的假动物模型产业,应运而生。人人喊打的“四害”和酒精结合起来,能摇身一变成为酒缸里的宠儿。古代用酒泡制药品,是防腐、提纯技术尚不完善的无奈之举。酒客满心期待着“我欲成仙,法力无边”的神力时,现实给了他们狠狠一个耳光。有人将毒蛇放在酒坛里泡一年,一年后打开酒坛,毒蛇突袭而出,将人咬了。不少人误解酒精泡任何东西,都能起到“消毒”作用。如果酒精什么毒都能化解,那也就没有吃药这回事了。其实酒精对微生物和寄生虫,没有杀灭作用。野生蛇类身上携带的线虫、绦虫等寄生虫,进入脑组织会导致失明、癫痫、瘫痪等症状。这些东西泡酒,有意想不到的结局
因为鱼胆酒、草乌酒等民间“神酒”丧命情况经常发生。鱼胆酒含有鲤醇硫酸酯钠,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草乌酒里的乌头碱,区区3-5毫克就能致死。马钱子、川乌、草乌、白附子、半夏、天南星、雪上一支蒿这些药材毒性巨大,泡酒喝必中毒,有致命风险。蝎子、蜈蚣、毒蛇、斑蝥、水蛭等泡酒,超量服用可引起肾脏损坏和内脏出血。雷公藤、苍耳子、川楝子、商陆、重楼等泡酒,会影响肾脏、心脏。毒性物质都很难被酒精破坏,想泡酒治病,大可不必,用生命去试错实在不可取。不要轻信民间偏方,医院治,才永远是第一要务。自制药酒不能保证密封性,动物成分也极易变质。就算原材料无毒性,不卫生的东西喝进肚子里,风险也比功效大。—END—※部分素材、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好看的人都在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