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
小时候田野里那些
形形色色的小花小草
你还能想起它们的名字吗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1、曼陀罗:野生全白花,成筒状。蒴果直立生,有坚硬针刺。常生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林缘、草地。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具有药用或观赏价值。
2、苘(qǐng)麻:田间特别常见,籽一爆一堆,成熟后的茎皮是制造绳索和包装用品的原料。
3、苍耳:常生长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田边。此植物的总苞具钩状的硬刺,常贴附于家畜和人体上,故易于散布。为一种常见的田间杂草。
4、牛筋草:根系极发达,秆叶强韧,全株可作饲料,又为优良保土植物。
5、田旋花:长得特别像喇叭花(牵牛花),但是叶子不同,它是柳叶状,喇叭花是掌状。
6、马唐草:根蔓延成片,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叶鞘短于节间,叶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边缘较厚,微粗糙,茎直立或斜生,下部茎节蔓延成片,难以拔出。
7、葎草:又称勒草、黑草、麻葛蔓,株长1~5米,雌雄异株,通常群生,茎和叶柄上有细倒钩,碰一下就容易被划伤。
8、稗(bài)子:最常见的野草,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似稻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
9、地肤草:别名扫帚菜、扫帚苗,绒球球的一大团,能适应砂质、砾质粘性多种土壤,在山林、荒地、田边、路旁均能生长。
10、益母草:野地里常见,但没想到它是治妇科病的良药,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味辛苦、凉。
11、地黄:因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12、决明草:种子就是决明子。
13、旋复花:像野菊花,又名驴儿草、百叶草。
14、野燕麦:又称铃铛麦,长得像燕麦,却没啥大用。
15、蛇莓:长得像野草莓,全草可供药用。
16、凤仙花:别名指甲花,花颜色多样,有粉红,大红,紫色,粉紫等多种颜色,民间常用其花及叶染指甲。茎及种子入药。
17、蛇床子:别名野胡萝卜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温,味苦。
18、鸭跖草:开蓝色的小花,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尤以西南地区为盛。
—THEEND—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大家都在看
1.霸王餐随便吃!神寿鱼坊开业大酬宾(福利持续派送中)
2.重磅!吨“假盐”被查!销往过湖北,南漳可能......
3.万对夫妻离婚原因曝光!打败婚姻的不是7年之痒,而是......
4.南漳法院召开“严纪律、强作风、促公正”集中教育推进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