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初春养生记住这几点,为一

SPRING

你好,春天

春天,万物萌生,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一方面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细菌、病毒、霉菌等活跃,另一方面气温变化不定,乍暖还寒,且多风夹杂其他病邪。在冬春交替季节,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春天的气候变化,稍有不慎,就会让疾病乘虚而入。像流感、流脑、猩红热、麻疹等传染性疾病,都是春季高发的疾病。

春寒,虽不像寒冬腊月里那样寒冷,但由于人们穿着的变化和精神上准备不足,再加上在漫长的冬季养成的抗寒能力又有所下降,这时,寒邪会乘虚而入,使人致病。

肝气为春季的主气,这个季节肝的功能比较活跃甚至过于亢奋。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脏腑的功能特点是肝强脾弱,养生的要旨是护肝养脾。肺属金,肝气太亢,木火刑金,导致肺气不利,从而影响肺气的肃降;其次,肝旺克脾,导致脾胃虚弱,脾土虚弱不能生金,至肺气不足,从而加重肺气的虚弱。根据中医“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所以春季当养肝,更当养肺,要强“肺气”,这样百病才不生。

怎样养肺强“肺气”?1补益正气

春天气候温暖多风,非常适合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与传播,故多发流行性传染病,因此也要吃些能补充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的药物。特别是对久病将愈、病后体虚、手术后气血亏虚,老人、儿童体质虚者更为必要。春天进补,应注意季节特点,根据各地区不同气候,合理选用温、热、凉、平和、益气、利血、养阳、补阴等调养脏腑的方药。

2以药养肝

春季,是肝阳上亢,肝病易发的季节。以药养肝是春季药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应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常用养肝明目中药有:枸杞子、菊花、苍术、白蒺藜等。

养肝荣筋类有:肉苁蓉、木瓜、菟丝子、枸杞子、牛膝等。

柔肝理气和血类有:地骨皮、柴胡、白芍、川楝、地黄、黄精、枸杞子等。

3防风除湿

春季气候多变,时雨时晴,忽冷忽热,最易使人伤风感冒;春季多风,阴雨时间长,又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宿疾易于复发或加重病情。故而春季中药调养尚要注意防风除湿。

中医认为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称为“华盖”,且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又称“娇脏”。脾喜燥恶湿,主运化水湿,脾的功能健旺可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而生湿。因此尤其是肺脾气虚的人抵抗风寒、风热、风湿的能力也低下,易患感冒,也容易得风湿病。因此益气补肺健脾为防风除湿的根本之法。

春季养生要点1

重视防风御寒,增减衣服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性善行数变”,“春多风病”,“春来不可背寒,寒则伤肺”。

因此,要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注意防寒、防风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防风御寒,以顺应骤变,敛阴护阳,防病保健。

2

合理调摄饮食,减酸宜甘

中医素有“当春之时,食以减酸为甘,以养脾扶阳”之说。因此,春季的饮食以健脾壮阳为主调摄,在日常膳食中应多吃些鸡、鱼、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糖和温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生冷之品,以增加营养、扶助阳气,使之兴旺。

3

积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古人云:“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也是开展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

因此,要“早卧早起,广步于庭”,或郊游览胜,或登高踏青、或练拳做操,或散步慢跑,这些适应时令特点的活动,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郁滞疏散,防病于未然,又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体质。

4

避开花粉,谨防过敏

过敏体质者要注意避开花粉等过敏原,外出最好戴口罩。

5

调节情绪,怡情养性

春天宜酌情增加一些饮食,诸如绿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这些食品能兴奋神经系统,消除疲劳,防止“春困”和情绪低沉。另外,处事不要过激,力求心平气和,情绪安定。养鱼、赏花、垂钓等都可调节情绪,怡情养性。

往期推荐

初春第一菜!快吃!防便秘、护肠道、强免疫,还能养肝肾!错过等一年!

长肉最猛的3种主食,就是你发胖的源头!米饭馒头都得靠边站!

春天百病起,用三种东西泡水喝,“抵过百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zp/9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