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的,“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主好年景。有些地区忌讳惊蛰日前听到雷声,并总结出“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的气象规律。
由此可知,节气的转换对农民朋友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无论你是从商的生意人还是医生或是其他的职业,积累一定的物候知识,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所帮助的。
惊蛰节气,人体本身也与自然顺应,是一年中“震动”很大的时候。很多身体虚弱的人到了惊蛰节气当天,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反应,如头痛、失眠等不适。今日惊蛰,阳气升散,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木气舒畅则土气不壅,若肝气过旺则肝郁脾虚,故可出现上述症状。
人体的能量在一年中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惊蛰时节阳气升发,如果这个时候把身体调理好,那么一年都会有活力,否则一年都会困乏无力。
因此,惊蛰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惊蛰时节调理养生有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健脾、利湿、化痰。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惊蛰节气一定要升发起来,运动配合节气养生,让身体活跃起来。
惊蛰节气时需根据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而体质差异实际上是指体质养生中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
由于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在养生中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哦~
中医所说的体质不同于人们常说的气质。气质是人体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总和,也就是“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体质可以包括气质,但气质不等于体质。
《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随之而异。”
朱丹溪的《格致余论》说:“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
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又有:“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老伤者,中气必损”。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体发病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体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何改变不良的体质状态,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
体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中,只要我们本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采取积极的养生措施,是可以纠正体质上的偏颇,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呦!
在惊蛰节气中向大家重点介绍常见的
四种体质的养生方法
阴虚体质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
手足心热
心中时烦
少眠、便干、尿黄
不耐春夏
多喜冷饮
养生方法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遵循“添澹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方法。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
环境调摄
阴虚者,畏热喜寒,寒冬易过,热夏难当。每逢春夏季,可以选择到海边、林区、山区去旅游,休假。住房最好选择居室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
饮食调养其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可配合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体育锻炼
不宜过激活动,着重调养肝肾,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阳虚体质形体白胖
或面色淡白
手足欠温
小便清长
大便时稀
怕寒喜暖
养生方法精神调养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善恐或善悲。这种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
环境调摄
阳虚体质的人,适应气候的能力差,冬季要避寒就温,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做到“无厌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每次不得少于15到20分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体育锻炼阳虚体质的人,春夏秋冬都应加强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
饮食调养
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鸡肉、鹿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克,先熬30分钟,加入粳米克同煮至熟)或羊肉附子汤(附子15克,先熬30分钟,加入焯过水的羊肉克,同炖至熟加适量食盐),配合天地旺阳之时,以壮人体阳气之功。
血瘀体质面色晦滞
口唇色暗
肌肤干燥
眼眶黑暗者
养生方法体育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交谊舞、太极拳、保健按摩等能使身体各部都活跃起来的,是有助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
精神调养
血瘀体质的人多有气郁之证,培养乐观情绪至关重要。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有利于血瘀体质的改变。反之,苦闷、忧郁会加重血瘀倾向。
饮食调养常吃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菇、醋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当归、川穹、丹参、地黄、地榆、五加皮)和肉类煲汤饮用。
痰湿体质形体肥胖
肌肉松弛
嗜食肥甘
神倦身重
养生方法环境调摄在阴雨季节,避免湿邪侵袭;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
饮食调节:应该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海蜇、荸荠、白果、枇杷、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且每餐不宜过饱。
体育锻炼
痰湿之人,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各种舞蹈、球类等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松弛的皮肤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
总之,无论你属于何种体质的人,只要坚持有目的的保健养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延长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健康长寿的人。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也逐渐增多,空气湿度也渐渐升高。对于世间万物来说,这是一个蓬勃生长的季节,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们来说,也依然是不难松懈的护肤换季时间呦~
快来看看为大家准备的吧
多给面部补水
惊蛰换季,肌肤也开始进入过敏高发期,而且环境污染、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及不当的护肤方式,也使皮肤变得脆弱不堪。为了缓解春敏时期皮肤干燥,要做好补水工作,有效保持肌肤水分。
潮湿天气越要注重保湿
在春天说起肌肤的保湿,很多人认为,在空气湿度那么重的天气里,就不必要进行对皮肤的保湿了,可这其实就是一个误区,因为人的皮肤在这样的天气中会很容易流失水分。如果这时候不加护理,皮肤的水分很容易干涸,这就会对皮肤造成很大的影响。
护肤专家表示因为天气潮湿,人们减少吸收水分,就会造成人体水分流失。而在潮湿天气下,为了保持干爽,我们会不停地擦拭皮肤,从而造成皮肤表面水分更容易蒸发,如果不加保湿,皮肤就会处于内外双重缺水状态,更容易失去水分。
雨天别过度使用洁面产品
持续的雨天,爱美的女性只要早晚做好脸部清洁工作即可,即便脸上觉得湿腻,也实在无需过于频繁地使用洁面产品进行清洁。像是油性皮肤的人在雨天可以用清洁力稍强一点的洁面产品,而干性皮肤的人则可用柔和一点的洁面产品。
另外,一定要做好卸妆工作,帮助排出毛孔一天下来积攒的杂质和垃圾;同时,洁面的水最好是温水,一是对皮肤好,二是温水的清洁力比较强。
阴天别忘了做防晒工作
到了阴天时,防晒似乎就被甩在了脑后。但其实阴天的防晒工作也很重要。简单地说,阴天也有紫外线,紫外线中的中波紫外线UVB比较容易防范,穿衣、房屋玻璃等就可阻挡;而长波紫外线UVA则比较麻烦,能够直接穿过玻璃进入室内,所以说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防晒工作一定是不能少的!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