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寿典方神农本草经上品良药茯苓与

君药:人参(大补元气)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补肾阴)

臣药:天冬(养阴清热润肺滋肾)麦冬(滋阴)地黄(养阴生津)地骨皮(凉血除蒸阴虚潮热)

佐药:茯苓(养心安神,健脾除湿,平衡药效)

使药:熟地黄(补精益肾生血)

辅料:甘草黑豆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康寿丸的佐药茯苓和使药熟地黄:

茯苓,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和胃止泻、养心安神之功效。可以治疗脾虚、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咳嗽痰多、健忘遗精等症。

茯苓提取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养心)

茯苓多糖: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保护肝脏。(护肝)

茯苓可以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糖。

著名大诗人杜甫就曾写下“知子松根长茯苓,迟暮有意来同煮。”的诗句,借着茯苓和松树紧密相连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志趣相投的感情,也暗含着现在的自己知音难觅的忧伤。

在古代,茯苓还被记载为“伏灵”,作为多孔菌科下属的一种真菌,“伏”字很好地体现了它深埋于松树根下土里的生长习性,而松在我国又是极富有灵性的物种,同松共生共存的茯苓,自然也是灵气的凝集。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茯苓作为上层阶级日常养生补品之一,一直担当者富贵和良药的角色。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滋阴补肾,添精益髓,补精益肾以生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归经:肝肾

降血压:酒熟地黄和蒸熟地黄都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加快造血干细胞的增值。

提高血中T3T4的浓度。

地黄,在中医里被誉为“专业”补肾两千年的圣品,尤其是六味地黄丸,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之下几乎是人尽皆知。它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药用分为三种类别: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很多人会将生地黄和鲜地黄混淆,认为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还有的人觉得无论是生地黄还是鲜地黄,最后都要经过水煮熟,在入口之前统一都是熟地黄了。

地黄得名的原因众多,其中有一“地髓”的称谓就十分恰当地突出了它丰富营养和功效的价值,在《神农本草经》里被列为上品。鲜地黄性寒味甘苦,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性凉,为生津滋阴药;熟地黄的性味较前两者来说就已经柔和很多了,寒凉属性不高,根据炮制方法差别有的熟地黄甚至带有微温、甘的性味,为补益药。

地黄为常见保健药,功能齐全强大。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肾阴不足、虚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湿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康寿丸成分之归经——通利三焦,阴阳平衡

上焦:人参(温)、茯苓(平)入肺经,心经。

中焦:地黄(寒)、熟地(温)入肝经。

下焦:地骨皮(寒)、何首乌(温)入肾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zp/6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