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饮子三痹汤润河汤

方剂补充

然后呢,今天是讲不到酸枣仁汤了,我们讲义有一些补充的教材,我们稍微把它顺过一遍好了。就是,首先呢,上一次的讲义哦,那旁听的同学就随便坐着休息一下就好了啦,不用太努力了。

这个,上次的讲义呢,讲到糖尿病的顾步汤,还有背脊骨痛的润河汤,我这个介绍给同学的是那个刘完素的地黄饮子。这个地黄饮子啊,同学听个大概的药理就好了,就说这个地黄饮子他是治瘖痱,这个瘖可以写口字旁,可以写病字旁。那是怎么样呢?

就是一个人全身瘫痪,包含到了他的嘴巴不会讲话,那这样的一种瘫痪要怎么治疗呢?我觉得地黄饮子的有趣之处是这样子,就是他的地黄呢,是生熟地同用,然后他用了很多补肾阳的药。那生熟地同用,那生地就比较凉,对不对,就不会让这些药上火,而生地本身就是,地黄在古方的世界里是通血通痹的,所以他就是说,用生地的力道呢,去把这个血痹钻通,然后把这些阳药带进去。

那地黄饮子在今天的实验来讲的话,最用得到的地方是这个人骨髓空掉,就是西医说的骨髓空掉。比如说大陆会说,某些人得过梅毒,一直没有医好,那个梅毒螺旋体把他的脊髓脑髓都蛀空掉了,那这个东西用地黄饮子勉强还能补得回来。

那他这个用药法呢,我不用讲太多,因为后面会有附一些论文哦,论文讲到说他是如何的用生地用的剂量比较大,然后来通痹。那也就是说地黄饮子现在临床上来讲,是当作中风后调补药,但是中风后调补药有效而又比较温和的一贴,就是你如果没有胆子来开黄芪五物汤的话,地黄饮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中风不论虚实的都是有它的效果,它的补肾阴补肾阳的效果都很不错,那就是刚刚讲到所谓的不可逆这个东西哦地黄这个很行。

那我地黄饮子这边带到用他的方法哦,就是补肾阳的药跟生地黄同用这个结构,其实在为我们之后的课做一个铺陈而已。因为呢,地黄饮子这个瘖痱这个东西呀,如果你用抓主证的思路来讲,跟小儿麻痹会不会有关系啊?也就是说,地黄饮子还不够阴,就像还有几个更滋阴的补肾药,我是预计等到教了酸枣仁汤再教大黄蟅虫丸,教了大黄蟅虫丸再教薯蓣丸。

我这样说是因为《金匮要略》里头啊,薯蓣丸是放到那个酸枣仁汤前面的,我这样说是为了教学的方便把薯蓣丸排到后面去。那教到薯蓣丸我们会教天王补心丹,那么教天王补心丹就有点意思了,那天王补心丹那种纯补心肾之阴的药哦,结果近代临床发现是小儿麻痹症的特效药。

而用天王补心丹之前我们中国人用药是用虎潜丸,虎潜丸也是很滋阴的补肾药。所以就是滋阴补肾药的用途哦,竟然可以治到小儿麻痹,而这个话题就是未来我们可能会再挑起来,但是从我们这个阴阳两补的补肾药转化到未来我们讲纯补阴的补肾药的时候,这个地黄饮子当作是一个过渡的方哦,先跟同学介绍一下。

那接下来呢,下面一个方子呢,是独活寄生汤,到这个三痹汤。独活寄生汤是这个孙思邈《千金要方》里的一个方子,那独活寄生汤呢,你说它治腰腿痛也对,治背痛也对,总之就是呢,因为它是地黄剂加上驱风药,所以它是又能够祛风湿,又能够补肾哦。

所以,独活寄生汤呢,我觉得到今天它比较好用的地方,独活寄生汤,旁听的人今天也拿不到讲义了。独活寄生汤呢,它是,如果你说今天的临床哦,除了腰痛腿痛,就是你知道老人家,我们家里面老人家常常就说,也不是什么大病,对不对,但每天跟你喊脚酸什么的,对不对,那那个东西我觉得独活寄生汤就可以有点用处,当然还有很多方可以用。

而独活寄生汤今天最常用的地方就是,我们去看西医以后回来啊,说什么你椎间盘突出什么什么的那种病,那那种病独活寄生汤就特别好用,所以在这里介绍给同学哦,唐代的方,所以比例就依张仲景的来换算。

那再来呢,这个三痹汤哦,我这里举的是岳美中的版本,如果不是用岳美中的版本的话,一般说三痹汤是指宋朝的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里的三痹汤。而三痹汤和独活寄生汤放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妇人大全良方》里面的三痹汤跟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哦,通常在用的时候是怎么样?

就是我们是,如果你的风湿痹痛是那种虚劳的风湿痹痛是下肢,下半身比较严重的话,比较会用独活汤,独活寄生汤;如果你是上半身比较严重的话,比较会用这个三痹汤。那至于说,岳美中的三痹汤是用比较重的地黄跟比较重的黄芪,那地黄黄芪剂用到这个剂量的时候又可以下去治疗腰治疗腿的哦。所以这个,这个用药的结构跟路数呢,跟这个同学说一下。

那么,在这个张仲景的用药里头是没有很清楚,但是如果我们看傅青主、陈士铎派的用药,就会发现一个蛮有意思的东西,这个东西哦同学就听个关键就好。就是,如果这个人的病是腰痛,腰痛当然可以是肾虚对不对,比如说经方是,如果是肾虚的腰痛的话就是肾气丸嘛,是不是。

可是经方里面另外还有一个方叫做肾着汤,就是治疗湿寒之气着于肾经,乃至于你的下半身特别沉重的一个病,那它称之为肾着病,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甘姜苓术汤。那这个,也就是说腰痛,他有可能是虚,也有可能是风寒湿痹对不对,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所以同样在傅青主派里头你会看到,腰痛可能要祛风,可能要祛湿,就是腰有这些可能性。

可是到了背骨痛的时候啊,多半都会放到地黄剂去,就是说,好像背骨痛哦,在傅青主医派里面还是会回到我们刚刚讲的这个润河汤,就是河车之路不通嘛,就是肾中有肾水啊,肾水要靠这个命门之火像打这个河里面水车一样打上来,逆运河车上来。

所以,要让肾水上来的话,比如说润河汤就是用黄芪来把滋阴的药这样拖上来,然后用附子,一点点的附子唤起这个肾阳,这样的做法。所以,如果你的难过真的是背脊骨这一条痛的话,那就还是会比较偏向地黄黄芪剂,在腰部的话可能性就很多,就是这一点记得一下。可是呢,地黄黄芪剂我们说,傅青主的润河汤在今天是常常拿来处理这个,现在叫什么,僵直性脊椎炎是不是。

那可是呢,在用这种地黄黄芪剂的时候,又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真正的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哦,如果你用三痹汤,有的时候效果不是很好,三痹汤一用之后反而更痛,为什么?这就关系到僵直性脊椎炎那个脊椎啊,以体质论来讲是什么的问题。

就是说,我们在临床上有过就是,我的干爹教我,他说是这样子,如果一个人背不舒服哦,你用三痹汤给他开下去,他更痛,那用什么会让他好很多?是《金匮要略》里的,治这个痛风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我之所以说《金匮要略》是因为桂林古本的方子哦不一样,简单很多,那《金匮要略》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就是有祛风祛寒祛湿的药,但是也有清热的药。

那《金匮要略》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就是在标识一个什么东西啊?所谓的阴实化热。也就是说,如果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用的比较舒服的背痛哦,那大概确定是僵直性脊椎炎。而这样也就标识了,僵直性脊椎炎他是一个所谓阴实化热的病症。那阴实化热的病症你用三痹汤这种温补的药哦,恐怕越补越热,就是这样的问题啦。

那所以,但它是不是能够根治呢?我也不确定,但要舒服一点就是有这几种可能性哦,同学可以稍微记得一下。而当我们面对僵直性脊椎炎的朋友的时候啊,我个人是,以我的经验的就觉得,你都不要觉得说,我一定要帮他医,因为我觉得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哦,已经是最好的踢馆的人了。

因为你知道他在跟你聊天之前啊,他家里已经有无数的好心人介绍他这个医生那个医生,所以他会跟你讲说,我已经看过35个不同的医生了,你不要让我再失望36次了好不好?就是他已经觉得就带病继续活下去就好,不要让我有希望再让我失望,就是因为看过太多的医生了啦。所以这种就是说,就知道一下。

那么在药理上面的话,我们可以这样明白,当然这个药理我也觉得他有一些牵涉到病机,纯粹的这个经方不用头脑的药理的话,那就是药证方证嘛,对不对,什么水有塞住是葶苈子;肿起来,有热,烫烫的水肿是知母对不对,就是用外证来记这个方药哦,日子久了大家都记得了。

那这个,另外呢,后面有一个好像是,你也可以说是我放好玩的一个傅青主的一个用重剂量药的一个开药的方法哦,就是,同学看看玩玩就好,不用用功。因为我这样子摘出来实在也是不太完整哦,同学自己家里面放一本傅青主的医书,放一本陈士铎大全书还容易看一点。

那这个,它你看哦,鹤膝风这个病,鹤膝风哦从前我们教过,用阳和汤可以把骨节缝缝里的风寒湿逼出来对不对,所以从前跟同学讲到这个膝盖的骨头缝里头酸痛的话是可以用阳和汤,这个骨质增生也是用阳和汤。

但是这个地方呢,他就讲到说,其实啊,膝盖痛啊鹤膝风这个病,他这个第一则呢是水湿入骨,第二则是风湿入骨,他的辩证点是说,水湿的痛呢是不会移动的,风湿的痛会跑来跑去的。而他的用药你看,一出手就是黄芪八两,石斛二两,然后薏仁肉桂,那黄芪放那么重,就是当你黄芪用到那么重的时候啊,药性就可以往下,就可以钻到膝盖去把这些东西逼出来了啊。所以这是很好玩的开法。

因为你想想看啊,张仲景的剂量是汉朝的剂量,算到今天还要乘个0.3、0.4的,那傅青主的这个两就是我们现在的两哦,所以你不要说经方的人才会用重药,时方的人用重药用起来才吓死你哦。

所以呢,就是要看一看下面一则,就是用酒来煮哦,一煮就是那么多药,那当然这个治脚痛的哦,我就这样取一个,之前治那个五十肩,我也说那个吓死人的当归跟白芍,他也用酒煮到一起哦,一碗喝下去,然后拉个肚子那个五十肩就拔掉了,所以我说陈士铎的方这个调调。

然后他说,这里后面讲说腰痛,都差不多的方哦,他的治肾着的方好像是,一次用白术四两,薏仁三两,然后把这个肾里面的水拔掉,白术利腰脐间之气,用到那么重也入肾哦,就是这样子一种开药的方法。那后面几个都是差不多,只是他为了贪图要这个肾中之湿邪能够去掉,用了一点点防己。

那防己这个药是到今天我最讨厌的药,因为我每次吃防己都会难过。那这个,他说防己只用五分,可是吃了一两贴之后呢,就会伤到了,所以之后就用补肾药收工了,这样子来用。那另外他后面几个方,就是差不多的意思。

那我取的这个腰痛门,第五则啊,这个地方你看,他说如果你的腰痛呢,是跌打损伤的腰痛,就是摔到之后腰痛。那他就说,摔到的腰痛,你一般人都会想到用活血化瘀的药对不对,可是活血化瘀的药会让人变虚,那肾这个区块是不可以让他变虚的,所以他怎么用?一次就熟地黄一斤,白术半斤。就是地黄超过一两,再烂的熟地也不会逆膈,就是这一个医派提出来的。

那这个用到这样重,这个汤就这样灌,那这么多的大滋阴的熟地对不对,好像在你的血液里面石门水库泄洪一样把你的淤血都冲掉哦,用补药来冲刷淤血哦,这一招也蛮。

像傅青主的这个用重药,像他在治气喘的时候,气喘有分实喘虚喘,实喘的话,你要祛痰之类的,而虚喘要补元气,那怎么分实喘虚喘?他就说,实喘的话,一定会在喉咙里面有剧烈的摩擦声,这个肩膀在你喘的时候会有强烈的牵动,那虚喘就是喉咙没有强烈的摩擦声,然后呢,喘的时候肩膀也不太会动。

那如果是虚喘的话要怎么开啊,这个傅青主男科里面就是,一次就人参三两,他就说,要补肾气对不对,要快你就人参一碗三两下去,现在剂量的三两哦,那这样子的话人参也不得不入肾了,就这样子加下去哦。

不然就是人参一两,再加上熟地黄一两,用熟地把人参拉到肾里面去,就是这种开法,都是很蛮的哦。所以同学不要说什么时方派用的药轻飘飘的啊,那时方派也有用药蛮的不得了的,张仲景还没用到那么多。

不过话说回来了,张仲景有几个方是用的很蛮,像炙甘草汤里面地黄也是用的很重哦。那这个,还有,我最近因为下个礼拜要教哦,在试吃酸枣仁汤,酸枣仁汤也是很重。就是,可以那么说吧,就是张仲景哦,在用这个滋阴药的时候,有的时候用得很重,就像小建中汤里面用了一碗的麦芽糖,那也是很重,对不对。

酸枣仁汤一开哦,张仲景说用二升嘛,对不对,就是两个饭碗的酸枣仁,两个饭碗的酸枣仁你知道换成现代剂量是多少?现在剂量,不是汉朝剂量,半斤,就是买一斤酸枣仁只够四碗而已。

那我就觉得,其实在这种事情上我就觉得有点感慨,就是在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所谓的开经方开经方,到底谁能够享受到一帖全方全贴标准版的酸枣仁汤,就大家都减量很多了嘛对不对。

那我们现在一般经方那种所谓的减量,我想第一被诟病就是炙甘草汤,就是到底有谁吃炙甘草汤愿意放那么多的生地黄,然后加那么多的酒去炖?那如果你不是这样子炖他的话,你如何享受到炙甘草汤该有的药性呢?就是用的时候都说炙甘草汤没效,可是你也没照张仲景说的开啊。

或者小柴胡汤,到底谁愿意用张仲景说的八两柴胡,就是现在的二两三两之间的量开下去,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又如何能够享受小柴胡汤的力道呢?就是,我觉得有的时候古方的重剂量还是值得去经验看看的。

当然我现在还是不敢挑战就是吴茱萸,吴茱萸那个量张仲景两升,我到今天不敢挑战。因为吴茱萸两升据说会让人肝阴实跟脾阴实破到让人肝脏流血脾脏爆裂,那所以我到今天还不敢挑战。

不过呢,就是说,有的时候觉得说,我们这种经方初学者,我觉得身为初学者非常非常可贵的人生体验就是,你可以完完全全照张仲景的说法去吃一贴药。等到有一天你开始出来帮别人看病了或怎么样呢?反而都是加加减减的哦,没有机会去完全享受一个基本版,这完全享受一个基本版这件事情是,我觉得是我妈妈教给我的达人之学。

其实我妈妈是当年是一个职业妇女哦,不是那么有机会下厨房的,可是她厨艺练得还不错,那她说她厨艺怎么练的?她说厨艺啊,就是你买一个焙美食谱,然后呢,焙美食谱说放多少煮多久,你就完全像机器人一样开足标准流程,然后就照着她的做法一模一样做一遍,然后就一定可以烧一个普通品质的菜,然后你再吃。

吃了之后呢,你觉得不够咸,不够甜,不够香,你再去改焙美食谱就好,但是那第一次要完全照焙美食谱,这样最不容易失败,那你只要做一次改一次就大成了。

所以我觉得学经方也差不多是我妈这个烧菜的方法,可以这样用,就是完全照他这样开一次,然后有什么问题之后再加减,所以这样在学习上面是最有效率的。可是如果你一开始就加加减减的话就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了,那就往往会误会很多事情。

就像我觉得像我们台湾岛,即使用经方的医生,很多人他都误会了小柴胡汤,因为他从来没有开过一帖有力道的小柴胡汤;误会了炙甘草汤,因为他从来没有开过一贴有力道的炙甘草汤,就误会这个汤,误会那个汤。那这种事情在学习者跟经方的隔阂很深,这是一个蛮讨厌的问题哦,所以,就希望我们既然是初学者,就能够把握这个机会。

那果然一如昨天礼拜六的课,我们今天本来是要教酸枣仁汤的,但是教不到了。我跟你讲,我其实酸枣仁汤备课备了好久好久,本来以为啊,赔一堂各位的大放送,又让同学感觉到课程内容丰富,结果没想到,闲话还是拖了太多的时间了。

那下个礼拜就会不太丰富了,因为很多东西我整理完之后再放一个礼拜,我自己又搞一点,那下个礼拜大家听起来就会很贫瘠哦,就不会有那种丰富的感觉。不好意思哦,我们下个礼拜再见。









































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白颠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zp/3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