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
来源
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别名
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
产地
主产于河南禹县、南阳、鹿邑,山东益都等地。河北、辽宁、安徽、湖北等省亦产。以河南禹县、鹿邑,山东益都产品质佳,以山东产量最大。野生或饲养。
采收加工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人工养蝎的方法是将壮年孕蝎及较好的种蝎留用,其余的如交配过的雄些,产仔3年以上的雌蝎及一些有残肢、患病和瘦弱的蝎子等,作为商品蝎进行捕收和加工。
“咸全蝎”,又称“盐水蝎”,加工方法是先将蝎子放入冷水盆中洗掉泥土,排出粪便使蝎子干净。再放入盐水锅上面用竹帘压紧用沸盐水煮。取出用手挤压蝎子的后腹部,个人经验好的成品是蝎子能够挺直竖起,腹部瘪陷。
“淡全蝎”又称为“淡水蝎”。加工前也要将蝎子放入冷水中浸泡洗干净,然后放入干净的沸水中煮。然后再加入适量的凉水,再次沸腾后捞出来晒干即可。
以毒攻毒
蝎子尾上刺,黄蜂尾上针,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古代戏剧中的唱词其实不假,蝎子天性凶残狠毒,母蝎会把刚出生不久的幼蝎吃掉,人们因此也常用蝎子比喻恶毒的妇人。
在“五毒”中,蝎子为什么能力压群毒成为五毒之首呢?蝎子靠的就是其尾部的一根毒针,毒针与毒腺管相通,能释放蝎毒,具有麻醉和毒死动物的作用,是御敌自卫和攻击对方的武器。
那毒液一定曾给被蛰的人们留下了无法忘却的记忆。论药效亦是如此,现在蝎毒的研究日益为各国科学家重视,蝎毒具有两大毒即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它在神经分子,分子免疫,分子进化等方面应用非常广阔。
全蝎又叫蝎子,其是蛛形纲动物,成蝎外形,好似琵琶,全身表面,有硬皮。
蝎子含人体所必须的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蛋白质高达30%,所以蝎子首先是一道美食,餐饮业内誉有“南有蛇宴,北有蝎宴”,但是蝎子作为五毒之首已是恶名在外,大多数人们很难越过恐惧心理把它搬上美妙的餐桌。
全蝎味辛、咸,性平,有毒,入肝经。本品能祛风通络止疼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等症,全蝎研末,与蜈蚣等药合用,走窜之力胜,灵动迅速,擅长搜剔络中瘀浊,使血不凝着,气可宣通,脉络道畅,祛邪而不伤正。
目前以全蝎配制的中成药达近百种,如“再造丸”、“大活络丸”、“七珍丹”、“救心丸”等,均以全蝎为主要成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手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在蝎子中得到答案。
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瘀血痰浊阻碍心脉,导致心脉不通,不通则痛,蝎毒素具有熄风镇痉、通络止痛的神奇功效,所以蝎子可以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性状鉴别
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
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
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优质药用商品全蝎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虫体比较干,颜色沉稳。
死蝎若不及时采收、加工会使其内脏腐烂变质。
第二,虫体完整,无缺肢断尾。
市场上出现的冷冻蝎一般是指将淘汰的活蝎或者死去不久未腐败变质的蝎子放在冻库中保鲜等待处理,这样处理后易于保存完整。
第三,虫体无盐粒、明矾和泥沙等杂质。
干蝎市场上不光要看大盐水、小盐水、清水,还要看看干湿度,有肚无肚,成色等等。
第四,虫体大小分离,不混杂。
药用全蝎分成等级,缺肢断尾的和体形较小的,要与完整的体形较大的优质蝎子分开包装。大小不分、老弱不残的蝎子都混在一起出售,这就是所谓的“通货”。
主治病证
(1)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2)中风面瘫,半身不遂。
(3)疮殇肿毒,瘰疬痰核。
(4)偏正头痛,风湿顽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0.6~1g;也可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辛散走窜,故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血虚生风者慎服。
不能与牛奶同服。
故事
从前有个货郎,每天赶集串乡,要跑许多路。这一天,他又起得挺早,一看老婆睡得正香,就自己动手烧饭。货郎把饭烧好,天还没亮。
他又走到门前井台,把老婆头天晚上洗好的苋菜拿进屋,做了一碗菜汤。货郎连汤带饭的吃个饱,就挑起货担出门了。
他走呀,走呀,一口气走了十多里地。这时,他突然感到肚子里面象火烧一般,口也渴得十分难受。可是,这一年逢旱,沟塘干得见底儿,哪也没水。货郎好不容易走到一座村庄,把担子放下,推开第一家的院门。院子里,只有一个小孩在玩儿。
货郎问:“你家大人呢?”
孩子说:“到涧湾挑水去啦。”
“涧湾在哪儿?”
“远极啦。”
“你家缸里有水么?给我点喝。”
“没有。”
货郎渴得喉干口燥,肚子里又烧得难忍难熬。他就说了句:“让我找找看,哪怕有一口水润润嗓子也好啊!”
说完走进那家屋子,东找西找,只见缸里、锅里、盆里、碗里都没有一滴水。
最后,货郎看见灶后的碗橱顶上有一把落满尘土的破茶壶。他急忙拿下来打开盖子,壶里还真有半壶陈茶。货郎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壶嘴儿就喝。乘茶灌进肚子,觉得舒服多了。他谢过孩子,又挑上担子赶集去了。
再说货郎的老婆,天亮时爬起来吃饭,发现锅里剩着一点苋菜汤,汤里有一要死毒蛇。她吓得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妈!”心想,这准是毒蛇钻进了那捆苋菜,孩子他爸没看见,就一块儿做进了汤里。他一定中毒了,说不定还会闹出人命呢!货郎的老婆顾不上吃饭,沿着赶集的路一直追下来。
她一路上没有发现丈夫的尸体,一直跑到集市,才寻见丈夫。奇怪的是她丈夫竟象没事一样还在卖货呢。
货郎看见老婆,就问:“你怎么来啦?”
老婆松了一口气,反问道:“哎唷,你还活着?”
“怎么啦?”
“还问我?你早晨吃什以来的?”
“苋菜汤啊。”
“汤里有毒蛇!”
“啊!”货郎一惊:“怪不得刚才肚子里烧得那么厉害呢。”
“快找医生看看吧。”
“不用,这会儿没事啦。”
“没事?莫非你吃了解毒药?”
“没吃呀。”
“那怎么又不烧啦?”我找了半壶剩茶喝。
”嘿,多半那茶里有什么东西,能解蛇毒。”
”嗯,等会儿我们看看去。”
散集以后,货郎两口子走到早晨喝茶的那家门外,他们敲开门,出来一个男人。货郎说:“大哥,早晨我从这儿路过,喝了你半壶凉茶。真谢谢啦!”
“哎呀,这都是小孩子不懂事!那茶放在橱顶多半年了,不能喝!”
货郎说:“我喝完倒觉得挺舒服。”
“是吗?”
“您让我看看,那是一壶什么茶?”
主人把茶壶捧出来,找开盖儿一看,里头有一只蝎子和一条死蜈蚣。主人吃惊地说:“看看,这都是有毒的东西,你快去看医生吧!”
货郎心里一动,说:“这就对啦!早晨喝了有蛇毒的汤,所以火烧心;后来又喝进有蝎毒、蜈蚣毒的茶,就没事了。这一定是毒能解毒呀!”
这是一段故事,不一定真有其事。不过,以毒攻毒是有道理的。后来,医生们从毒蛇的毒液中提取药素,可以治疗蛇伤和其它许多中毒的病症。人们还发现,蝎毒有熄风、镇痉、止痛的功能;蜈蚣毒可以治疗惊风、偏头疼、恶疮、蛇咬等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