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征文黄治文佛,边城与胡笳十八拍

儿童白癜风 http://hy.stock.cnfol.com/hangyezonghe/20190626/27558895.shtml

在阳关

血色的夕阳

让阳关和古道居于凝重之上

千年的罡风万年的黄沙穿过时间的缝隙

古关,你就这样秃了棱角瘦了雄姿

一张弓弩悬挂于斑驳的黄土夯体

历史被许多人描述着

不经意间,历史也就老了

一把黄沙能说明什么

一堆白骨又能说明什么

我在一枚铜钱与一枚箭头之间徘徊,

月光下,我被一些穿着古装的人牵着手

走进大漠、孤烟与边塞诗

走进西风、囊壶与酒

走进羌笛、琵琶与杨柳曲

盾阵隐去,车马无声

一曲曲悲歌湮没在鸣沙的啸叫中

铠甲以外的厮杀标注于历史的册页

落日只能为壮士的愁绪填空

春风仅是写在漠月上的一封家书

戍边,被狼烟熏得发黄的词

站在一杆锈蚀的长戈上

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诵读

在敦煌

向一粒沙问道

向一块石磕头

敦煌是我长跪不起的名词

陷进驼峰的落日

沙岘吹奏的笛音

漠风是一个在沧桑中赶路的僧人

十万座佛陀布施恩惠

十万个信徒额头碰地

灵魂的木箱里尽是经卷

洞窟,壁画

空灵的禅意说尽人间故事

飞天的手指沾满百花凝香

在敦煌,一盏佛灯亮了千年

当一部经卷翻过千遍之后

一个人的内心比西域更加辽阔

从一扇门走向另一扇门

皈依。虔修。涅槃

风诵经,一粒金沙修成正果

佛的光

乐尊的第一凿嵌进岩壁

佛的光,千年的香火就此点燃

有缘和无缘的人都来拜谒

佛的眼睛半睁半闭

佛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

但走进洞窟的每个人

把自己做过的那些对的事或者错的事

在心里,一一祷告

细腰的飞天反弹琵琶

有几人听得懂天籁之音

天女的篮子空了,百花散尽

香气依旧陶醉着举头仰视的人们

这天籁,这花香

佛在听,在看,在闻

佛更喜欢听的

是人间疾苦

月牙泉,千年的荒漠

睁开的一只眼睛

既看天上风雨也看人间沧桑

壁画的色彩斑斓着也斑驳着

传说的故事沉旧着也新鲜着

无一不与佛有关

只是,突然让人了悟

前世

今生

漠上月

一千匹骆驼走过

闪光的,是祖先的骨火

漠上皎洁的月光

驼铃一声声敲碎的银子

月光寂静,骆驼刺刺穿了麻鞋的脚印

刺穿了烽烟卷起的孤独

漠上月光的空灵

一面映照西域历史勾沉的铜镜

除了你的清冷与苍茫

还沾染了长安的些许富丽繁华

为你染指的金缕曲

为你染指的琵琶行

于是,月色呈现丝绸的柔软

抑或汉曲唐韵里的幽怨

轻轻地,从夜半的帐篷里流出

大漠,阳关,矗立的胡杨

月色不再煞白

久而久之的丝绸古道

捆绑了一个民族佛光般的灵魂

漠上月,你把最深情的一弯

留在了千古敦煌的沙幔中

十八拍

笳角四起,扬起的黄沙

裹挟着荡气回肠的哀伤

笳鼓低回,南行的雁鸣

你声声喊痛的,可是久别的故乡

笳吟凄婉,望眼欲穿的长城啊

你是装在内心的九曲柔肠

帐篷外,沧茫边地羯鼓擂动

一行热泪,打湿了僵硬的毡裘

那声音穿透北方的暗夜

穿透肆虐的风寒

帐篷内,羌笛笳韵声声哽咽

汉家女儿的十八声叹息

竟成了琴弦上滚动的泪珠

成了红蘇手颤栗着演绎的思乡曲

马蹄急呀马蹄急

归乡路上无数次的回望

牵绊着十二年逝去的芳华

牵绊着无法割舍的骨肉

唱完了胡笳十八拍

唉,唱不完的胡笳十八拍

马背上,泪眼北望

北望,北望……

作者简介:黄治文,汉族,年出生于榆中北山,甘肃省作协会员,榆中县文联副主席,榆中县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星星》《散文诗》《绿风》《西北军事文学》《中国散文诗》《安徽文学》《新诗》《淮风》《三亚文艺》《关雎爱情诗》《甘肃诗人》《四川诗歌》《甘肃日报》《金城》等六十多家报刊。入选《新世纪诗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中国百年新诗经》《中国散文诗》年选等二十余种选本。荣获《关雎爱情诗》年度“十大潜力诗人”奖并多次获得全国诗赛奖项。出版诗集《在北山的陶罐里淘洗时光》。

更多精彩文章:

■王朔:我看鲁迅

■张子选:荒漠里嗅花风雨里想家

丝绸之路上的诗人

■余华:我是怎么从牙医成为作家的?

■莫言:所谓爱情,其实就是一场大病

■贾平凹:金钱可以使人卑微,却无法使人高贵

来稿须知

本平台旨在“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唯质取稿”。欢迎广大文字爱好者投稿。要求:

1.原创首发散文、小说、评论、诗歌3首以上编辑在一个word文档用附件形式发送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zp/10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