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圣课堂丨轻松学中药系列白话讲茅根石韦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k/mip_5941808.html
?该音频已在喜马拉雅发布,可搜索“掌上扁圣”账号收听

《中医经典·药性赋》解读第十讲

01、茅根茅根止血与吐衄(nǜ)。茅根这味药比较常见,白色一节一节的长根,中间是空的,就像一根根导管,以前农村孩子经常拿它当做零食,甘甜多汁,非常好吃。因为是中空的,茅根善于透发脏腑郁热。又因为甘淡多汁,能养阴入肾,像导管一样把热邪导下去,通过小便排出体外。所以茅根对血热妄行导致的口鼻出血效果非常好。新鲜的白茅根比晒干的效果好,小孩由于阳气偏胜,容易出现流鼻血的症状,这时候用新鲜白茅根煮水喝下去,很快就会好了。02、石韦下一味药是石韦(wéi)。石韦通淋于小肠。大家都听说过“韦编三绝”这个成语,韦是经过去毛加工成的软皮。石韦呢,就是一种蔓延在石头上,叶子像软皮的蕨类植物。大家看石韦可以在石头上蔓延,叶子又狭长尖锐,它的通行和穿破力就很形象了。蕨类植物喜阴湿环境,吸收阴寒之性而不腐烂,所以石韦又有清热除湿的作用。石韦和前面讲的滑石一样,都可以通过泻肺热而清肺,从肺部降本流末,引周身水津去冲洗膀胱。古籍中记载,石韦和滑石等分研末,用米汤冲服,可以缓解小便淋涩、结石壅塞的症状。为什么讲石韦通淋于小肠呢?因为我们身体的小肠和膀胱是连在一起的,小肠热,膀胱就会尿赤,小肠寒,膀胱就尿清稀。石韦从小肠到膀胱一路清下来,尿淋涩痛的症状就会自然缓解了。03—04、熟地黄、生地黄再来看地黄。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地黄这味药很有特点,它的根就像个压缩宝库,有很强大的汲取和囤积能力,能够吸尽地气精华,所以又叫地髓。还有一种说法是地黄的根能够一直通到黄泉,也是说明了它的吸收能量的力量和范围。据古籍记载,种过地黄的土是苦的,因为营养已经全部耗尽,三年后才能慢慢地恢复。所以地黄入药有补精益血之大功,炮制之后的熟地黄颜色乌黑发亮,非常滋润柔腻,古人说药之精华膏油者,莫如熟地黄。黑色入肾,能大补肾经、肾水,所以熟地黄可填精补血,疗愈虚损,是名方“六味地黄丸”的主角。生地黄宣血的宣,就是宣通、宣散,意思是能让血脉恢复正常周流。那么这种宣和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区别在哪呢?举个例子,一锅米粥不动的时候就是一片瘀滞之象,这时候你用筷子把它搅动起来,这叫活血化瘀;在锅底下加把火,加把元气,让粥水滚动起来,这是宣通。那假如水液熬干了,粥越煮越稠,越来越板结,用筷子勺子搅拌都不管用了,这时候你就需要往锅里加一瓢水,再稍微搅拌一下,才能让粥恢复周流和均匀状态。生地黄的作用就像往快要干了的粥里加的那瓢水,通过养阴水让血液恢复活跃。古人也常常利用生地黄宣血这个特点,用来捣烂外敷治疗眼目赤痛、疮疖等。好了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药性白话解就讲到这里。课程语音已发送至喜马拉雅平台,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巩固,早日领悟中医思维的奥妙。

明天我们继续学习赤芍药、白芍药、牵牛、贯众这四味中药

扁圣书院《药性赋》精品学习班

具体内容如下:

1、中医经典背诵班之《药性赋》;

《药性赋》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该书将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2、学习方式:

①由老师结合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分解背诵任务,定时发送当天需要背诵的章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背诵作业(语音);

②每周根据学习内容设置线上答题等互动活动;

③用中医思维细解常用药;

④定期组织线下交流、采药、识药等相关活动。

3、学习费用:99元/期(此项费用为学习保证金,学员按时完成背诵任务并通过考核即可如数归还);

4、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6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