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从广誉远看中医药非物质文

图①博物馆一角。图②制作定坤丹。图③制作安宫牛黄丸。图④包装安宫牛黄丸。晋中日报记者雷甫摄

“生生”仁德,铸就了它的古法制药;欣欣向荣,打造了它的精品中药。它正以百年老字号的独特工艺、科研技艺、品牌信誉,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

它就是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距今已有近年历史的广誉远。

广誉远,紧跟新时代步伐,主动融入现代生活,在传承中创新,在变革中前行,以新姿态实现新发展,继续担当引领行业发展的“头羊”,成为推动中国中医药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

如今,广誉远已拥有四大经典产品、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两个国家保密处方,现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心勇担当

确保核心技艺“原汁原味”

位于太谷区凤凰山脚下的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园区宁静祥和,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彰显出沉稳脱俗的气质。走进办公楼大厅,“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制药古训格外醒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龟龄集、定坤丹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柳惠武介绍:“这12个字是广誉远代代传承的制药理念,做药就要做良心药,选取道地药材,坚持古法炮制,将每一粒药都做到极致。”

广誉远前身为广盛号药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之一,享有“中华中医药活化石”的美誉。古法炮制、道地药材、核心技艺“原汁原味”,广誉远数百年的坚守初心,一大批配方珍奇、选料上乘、炮制讲究、疗效显著的传统产品被保存并发展下来。比如,成方于明嘉靖年间的“龟龄集”、被誉为我国医药宝库珍品的“定坤丹”、久负盛名的急症用药“安宫牛黄丸”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在烤制的这批姜炭,是今早8点入炉的,现在已进入大火阶段。”11月17日,在广誉远旧厂区的炒制车间内,两个椭圆形被泥巴包裹的姜炭锅正在炉膛内均匀受热,柳惠武师徒不时翻锅观察。柳惠武年逾花甲,在这里“守炉”“煅姜”50余载。听他讲,姜炭烤制要24小时才能出炉,火候把握极为关键。太过或不及,都会使药效大打折扣甚至丧失药用价值。

黝黑的姜炭是制作定坤丹的重要原料,而煅干姜炭,是其中一道传统而独特的炮制工艺。其炮制所用姜炭锅,依古法而制,由两个同等大小的半圆形砂锅组合而成,干姜被封存锅内,用铁丝裹紧后在锅外均匀封上一层阴土和的泥巴,干透之后放入炉膛内烤制。由于炮制工艺繁琐,火候精准度要求严格,这一工艺在中医药制药企业中已极为罕见。柳惠武介绍:“许多药企选用炮姜替代姜炭,但药用效果是有差异的,炮姜只有暖胃的功效,而姜炭则可温经止血。”

中药炮制是一项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因此,广誉远始终强调“遵古法炮制”。除煅干姜炭外,选用日晒夜露的陈醋炮制鹿茸、“九蒸九晒”历练“熟地”、在豆腐中蒸制安宫牛黄丸所需的珍珠粉,独特又经典的炮制法是广誉远拥有蓬勃生命力的秘籍所在。

“得原料者得未来。”道地药材的使用始终是广誉远质量管控的核心。近年来,面对中药材整体资源匮乏、珍稀物种濒危、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广誉远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通过全产业链打造高品质中药,以自建、共建、挂牌等形式,在全国建立了云南、广东穿山甲养殖园,云南犀牛养殖基地,陕西林麝养殖基地,吉林人参种植基地,东北鹿茸基地,河北麻雀基地,山西党参基地,宁夏青海枸杞基地,安徽、河南地黄、苁蓉、菟丝子种植基地等11个种植养殖基地,为企业提供来源可靠、药用成分稳定、符合生产要求的原材料。尽管成本很高,有的配方甚至出现价格倒挂现象,但广誉远选用道地药材的标准,一直秉持“老字号”的坚守。

匠心善传承

推动“老字号”融入现代生活

“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广誉远近五百年的发展传承实践,诠释和印证了这一点。

“中药丸,个头大,吃上两丸就管饱”,这句民间顺口溜道出了中成药剂型单一、不便服用的苦衷。受此影响,许多患者转而选择其他治疗方式。为此,广誉远“尊古不泥古”,大胆创新,以剂型改革为突破口,把大药丸子改成片剂、水丸、口服液、浓缩滴丸等新剂型。比如定坤丹水蜜丸,就是广誉远在现有古法炮制的基础上,运用相对复杂的提取工艺,结合现代女性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健康美丽的养生需求,对药品剂型进行创新而成。

近年来,围绕“高品质中药战略”,广誉远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先后与山西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医院等合作成立药物研究院及临床研究中心,形成了完备成熟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早在年,广誉远就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百家千店”工程,即在全国建设家国药堂、家国医馆,汇集来自全国各地技术精湛的老中医坐诊,打造医药结合的服务模式。目前,该工程已经覆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余个城市,开店余家,医院1.5万余家、连锁医企余家、终端门店15万家。

年,广誉远开始建设“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以集产业、文化、旅游、养生在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推动“老字号”进一步转型升级。该项目分三期建设,突出生产功能、医药文化和康养功能。目前,投资8亿余元的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0亿元。

在移动互联网风生水起的当下,广誉远也积极融入其中。目前,公司建设有广誉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11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