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火的人过冬,要喝个养阴黑汤

摄影师:胡杨树

都快深冬了,依然收不住阳气,涵不住火,

上热下寒,动不动就上火给你看的朋友们,今天做个适合你们——养阴黑汤。

上热下寒的人过冬真是不容易,简直可以说是凄惨:

上焦容易上火啊,冬天小脸蛋也冒痘痘,嘴巴口腔溃疡是日常。

中焦不通,本来想进补,吃个桂圆,第二天都喉咙痛给你看。

最悲催的是,腰以下特别凉飕飕的,到冬天睡眠也不好。

到了冬天,广东妈妈们,会用一个黑黑的——天冬熟地参汤,养阴滋肾,用阴来涵住火,拯救这些渣体质。

别看它这么黑,经常喝一碗,脸上的痘痘没那么容易疯长、爆红了,晚上睡觉腿也不冷了;喝一天,就有一天的精气神,好舒服啊!

经李老师点拨,我翻了翻古书籍,原来这是鼎鼎有名的:三才汤。

《温病条辨》里的三才汤方:

养阴、补气、生津。

这个汤,正好体现中医的奥义“人体与自然同气相求”:火要往下,不能浮越在外,水要足够,涵得住火,这样水火既济,阴阳调和。

(天部)用天冬:把头脸部的虚火往下引,往内收住。入上焦

(地部)用熟地:滋阴滋肾水。入下焦

(人部)用人参:补元气,让中轴运转,四轮有序。入中焦

“三才”因此得名。

从药方--人人可喝的汤,汤的主料:

天冬+熟地黄+党参。

天冬:养肺阴,清肺生津。

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都用到它。

熟地:将生地反复蒸晒之后,就是熟地。

能补上比生地更深一层次的“阴”——补血伤、精亏。

熟地甘而微温,能滋肾水,补真阴,生精血。

熟地很浓厚,味道甜甜的,但它不是吃进去就能化精的,需要脾胃运化,慢慢变精归肾,它比清淡的东西、日常的饮食,“变精归肾”更直接和快速一点。

党参:补益脾肺之功与人参相似,只是力量比人参要弱,比人参更乖巧平和,适合小白们在家吃,不容易吃坏。

喝一天党参,就有一天的精气神——不仅补肺,还补脾妈,母子一起补,才是长久之道。

用草本寓于汤汤水水之中,吃着喝着,就帮人纠偏补元气,所以这个汤,又叫“补元汤”。

很适合:

上焦容易上火,焦躁不安的上热下寒人;

燥火猛,湿浊重的上燥下湿人——健脾,养阴血;

虚劳过度,经常熬夜伤阴的气阴不足人——气阴双补。

做一个“三才补元”汤

鸡肉约g/瘦肉g,天冬15克,熟地25克,党参15克,陈皮1瓣。

①肉类先焯水备用,②食材洗净,天冬、熟地、党参和肉类放入炖盅里隔水炖1.5小时,出锅前15分钟再放陈皮。

这个汤,像老广的药膳鸡爪一样,药香味很浓,初次喝不惯的同学,可以多加两颗蜜枣,调和一下口感。

阳气外越、上热下寒、上燥下湿、气阴两虚......都可以炖一锅,增强了阴的力量,收藏住火,天地人和,好好过冬~~

口气重,大便臭,小便黄的湿热体质慎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11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