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地黄捞香螺

检查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094200.html

鲁迅先生曾说过:面具戴太久了,便会长在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这句话有点儿哲理。抛开精辟的哲理不说。单说现在的人们,戴着另类的面具口罩儿,不戴不行了。有的人于是就有了口罩儿脸,口罩之外的面部被晒黑。

其实这个口罩脸问题很好解决。就是摘掉口罩儿,到人烟稀少的大自然去,呼吸一下子新鲜自由的空气。

不过现在香河所谓的人烟稀少的地方,确实是太难找了。不过用心找,还是有的。在外环路城东北万辛湖一片废弃的场地,礼拜日,也就是今天,就几乎没有人。也恰逢今天是五一导休日,就是今天上班,把今天的假期放到五一假期里面。让我这按常规休假,按常理出牌的人钻了空子,占了悠闲的便宜。

于是这里就有了这里的,春日暖阳微风习习,有一颗小桑椹树,夹杂在众多的柳树和杏树之间,顽强的生长着。现在当然不是桑椹成熟的季节,虽然假以时日它们会长熟且甜。但是我们已经等不及了。吃不到桑椹,吃桑叶儿。我们小心翼翼的摘下桑叶儿。尽量把桑椹留在树上,那小桑椹嫰嫩的,太小了,绿绿的,犹如小芝麻粒儿一样。后来实在是不好摘了,我和媳妇儿也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了。连无辜青涩的桑椹一同捋下,可怜的桑椹呀。但是高高在上长在树尖儿上的桑叶桑椹们,却骄傲的看着我们,那意思是说:来摘我呀,摘不到吧!

桑叶的好处可多呢。按中医的说法,它归在肺经和肝经。它的功效主要就是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我们采摘它的目的,就是炒制成桑叶茶,做成桑叶茶,然后平常备饮,以得其趣。

但是摘着摘着,太不好摘了,一捏一捏的。这些绿色的小精灵,太小太嫩,太不好摘了。于是我们就又改主意了。摘一点儿得了,摘回家炒鸡蛋吃。这大自然的馈赠真的是好呀。能做成茶饮,还能作为食材之用。

接着又去找地黄。这地黄也叫老头儿喝酒,老头儿乐。适合我吃。它的花蕊是甜的,能生吃。摘下一朵地黄花儿,抛与身边的宠物狗,这厮居然是一口吞下,嚼也不怎么嚼。可见这地黄也是好东西呢,人畜皆宜呢。我们本想取些地黄的根茎去泡茶喝。但上网一搜,这地黄取根茎,最好在秋季,那个时候,它们的根茎最为肥实发达,营养充足。既然是不能采根,那我们爽得就连根带叶子,一勺儿烩了一起挖岀。然后种在自家的院内。至于是否成活,那就听天由命自求多福吧。

六味地黄丸是传统的中成名药。其中一味就是地黄。上网一搜,地黄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清然养阴。真的是好,中药就是这么好,取之自然,用之不竭。

弄完了地黄,又马不停蹄地去潮白河边儿吹吹风,捞一捞香螺子。这个年头儿解封好,去河边儿拉拉风更好。潮白河主题公园的风更爽。站在岸边迎风而立,顺风扔出捞香螺子神器,太健身了。再弯腰去捡拾捞上的香螺。这一扔一挺腰一弯腰一转身,简直就是堪比练瑜伽运动呢。

忽然间。又想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一句:“冮水流春去欲尽,冮潭落月复西斜。”还没等太阳落山呢,更甭提落月西斜了。我们收网打道回府了。后续还有好多工作要做呢。给它们沐浴净身,让香螺子们吐尽口中的“芬芳”。

充实的一天眨眼就过去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10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