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伤寒脉络之阳明病变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yiyuantuku/jinqi/104113.html

三:阳明病变证

(一)发黄证

1:湿热发黄证

1)茵陈蒿汤证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六两)栀子(擘,十四枚)大黄(去皮,二两)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湿热郁蒸,熏蒸肝胆,兼腑气壅滞。

:身黄(目黄、身黄)如橘子色,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而色深黄,口渴,腹微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清热泄湿,利胆退黄。

2)栀子柏皮汤证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肥栀子(擘,十五个)甘草(炙,一两)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湿热蕴结,热重湿轻,熏蒸肝胆。

:身黄目黄如橘子色,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小便不利而色黄,心烦懊憹,口渴,舌红,苔黄,脉濡数或滑数。

:清热利胆,兼以泄湿退黄。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去节,二两)连轺(连翘根是,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擘,十二枚)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切,二两)甘草(炙,二两)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湿热蕴结,熏蒸肝胆,兼表证未解。

:身黄目黄如橘子色,发热,恶寒,无汗,小便不利而色黄。

:清热利胆,宣散表邪。

2:寒湿发黄证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茵陈术附汤或茵陈理中汤等。

:寒湿中阻,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

:身黄目黄,黄色晦暗,无汗,小便不利而色黄,食难用饱,腹满时减,大便溏泄,舌淡,苔白滑腻,脉沉而迟缓等。

:温中散寒,利湿退黄。

3:被火发黄证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茵陈蒿汤、三黄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等。

:火热伤津,胆热液泄。

:身黄目黄,黄色晦暗如火熏,身无汗,小便不利,舌红绛、干燥少苔等。

:清热凉血,生津利胆。

(二)血热证

1:衄血证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下血证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3:蓄血证(抵挡汤证)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白头翁汤或黄连阿胶汤可酌情选用)

:抵挡汤(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阳明邪热与宿血相结。

:发热,善忘,消谷善饥,大便虽硬而反易且色黑,或六七日不大便,小便自利,脉数等。

:泻热逐瘀。

(三)吴茱萸汤证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洗,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切,六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肝寒犯胃,或阳明中寒,浊阴上逆。

:不能食,食谷欲呕,呕吐清涎冷沫,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焦军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gx/7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