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都是六味地黄丸的加法。
那么六味地黄丸的减法有哪些呢?
1、如果是阴虚的人,浑身那都干巴巴的,就不要用茯苓、泽泻去利水了,可以去掉。如果他的肾气不通,怎么办呢?可以只去掉茯苓,泽泻依然留着。
2、如果一派寒象没有血热,我们为什么还去清火呢?丹皮也可以去掉,甚至在有的情况下,你只要在三补三泻这六味药中取三个就可以了,用熟地、山萸肉、怀山药,其他的你该怎么加就怎么加。
张景岳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的非常灵活,他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上加减创立了四个方子: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右归饮。
1、左归丸:大怀熟地八两、炒山药四两、山茱萸肉四两、枸杞四两、酒蒸川牛膝三两(精滑者,不用),制菟丝子四两、鹿胶四两、龟胶四两。先将熟地蒸烂,忤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用滚汤或者淡盐水送下。(去龟板,加附子、肉桂、杜仲为右归丸)
2、左归饮:熟地二三钱至一二两,山药二钱,山茱萸一二钱(畏酸者,少用),枸杞二钱,茯苓一钱半,炙甘草一钱。水二盅,煎七分,空腹服。(去茯苓,加杜仲、附子、肉桂为右归饮,火盛恐伤阴,不宜再渗利)
左属水,右属火。左归丸或者左归饮都是养肾阴的,大怀熟地八两,炒山药四两,山茱萸肉四两,这三个药就相当于六味地黄丸中的三补。枸杞加大养肝的力度,鹿胶是养阳的,龟胶是养阴的,这个既兼顾了肾阴,又兼顾了肾阳,同时他们都是胶类,总体上还是养阴的。菟丝子是温肾阳的,川牛膝是往下走的,它能够化瘀,这是左归丸。
在左归丸的基础上,去掉龟板,加上附子,肉桂,杜仲,就成了右归丸。右归丸就成了补火的了它也就相当于六味地黄丸,加上附子,肉桂。杜仲也是温肾的,同时还能去肾中的风湿,因为肾阴虚,风湿这些往往就会趁虚而入,去掉龟板是因为它是一个养阴的药,在养阳的药里面过分养阴就会喧宾夺主,所以要去掉龟板,减少养阴的力度,体现右归,这是丸药,可以长期服用。
左归饮和右归饮是作为日用的饮品,用量就小了,也灵活了,那右归饮为什么要把茯苓去掉呢?因为你加了杜仲,附子,肉桂就等于是给他加了火了,火盛则伤阴,这样就不要再用茯苓来渗利它了,因为在利水就会伤阴伤的更厉害。
左归饮,右归饮,左归丸,右归丸跟六味地黄丸和八味地黄丸有很相似的地方,这样的方剂主治的病有很多,我们主要将方子发挥作用的道理,具体治某个病我们讲的不多,每个方子的作用都是很广的,我们明白了道理,以后自然就会用了。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有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及时回复的。如果喜欢请点个赞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