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学期,有一次孩子们散步时发现大班小朋友在种植园留下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黄瓜,他们对黄瓜很好奇“黄瓜叶子为什么会爬杆?黄瓜表面摸上去为什么刺刺的?为什么黄瓜有的弯弯的,有的直直的?”孩子们对于种植黄瓜这件事有了一定兴趣,所以这学期,当孩子们来规划自己的小农场时,他们决定探索黄瓜的生长奥秘。
种子哪里来?
1黄瓜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与爸爸妈妈们一起外出寻找各种各样的黄瓜,并在班上分享了自己制作的黄瓜海报。
孩子们将带来的实物与照片进行了同伴间的展示和分享。大家围在一起观察讨论自己的发现:这个黄瓜是绿色的,上面还有小刺,摸上去有点扎手,黄瓜上面细细的,中间粗粗的……
分析与回应孩子们通过寻找黄瓜,制作黄瓜海报,再与同伴分享交流,对黄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正积极的渴望感知和发现黄瓜的生长奥秘。
2种子在哪里了解了关于黄瓜的外形特征后,孩子们终于将视角转移到黄瓜的内部。一天铭铭不小心将黄瓜折断了,他好奇地问:“黄瓜里面有瓜子吗?”“是里面的瓤”铭铭说:“那怎样拿到黄瓜的籽呢?”大家思索了一会儿……贝贝说:“用勺子把瓤挖出来。”丁丁说:“用小镊子把籽夹出来。”小雨说:“用手抠出来”。孩子们试了又试,可是黄瓜瓤都被搞烂了,而黄瓜籽也坏了好多。
??最终,他们相互合作,取出瓜籽瓤,获得种子,可是这黏糊糊的种子怎么种呢?我们请教了小农场里的汤伯伯,他告诉我们,黄瓜的种子要加水,混合,还要加热一直到粘稠物质分解再取出种子,最后还要烘干。我们将取出来的黄瓜瓤交给了汤伯伯,请他给我们加工一下。
??分析与回应孩子们在观察了“黄瓜的内部”后,他们提出了黄瓜有种子吗?他们尝试了(勺子、小镊子、手)试图获取种子,最后在相互合作中获得成功。这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性很强,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获得了种子,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是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指南》中也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黄瓜怎么种?
1黄瓜的种子是什么样的种子拿到了,孩子们都好奇的围在了一起,摸摸、看看,还有的放在鼻子上闻闻,大家说着对黄瓜种子的认识:黄瓜种子白白的,小小的。好像瓜子一样扁扁的。冰冰问:“老师这个种子能种出黄瓜吗?会长成什么样子呢?”大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猜测。有的觉得会长出弯弯的像月牙一样的黄瓜,有的觉得会长出像棍子一样长长的黄瓜,还有的觉得会长出上面细下面粗的黄瓜……孩子们用图画记录了自己的猜测。
分析与回应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对种子的外形进行细致观察,同时通过语言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黄瓜种子颜色、大小、气味的粗浅认知。当提出“这个种子能种出黄瓜吗?会种出什么样的黄瓜呢?”的问题的时候,孩子们都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好奇,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进行猜测,猜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们预测实验的能力。
2种子怎么种播种黄瓜种子收集好后,大家提出了疑问:“种子怎么种呢?种在哪里呢?”孩子们上网查找资料,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各自搜集到的播种方法以及播种地点的记录单。
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种子来到农场,汤伯伯告诉我们先要在土壤中挖出一个食指大小的洞,然后将种子放置2厘米处深,然后覆土浇水即可。
浇水在黄瓜发芽前,汤伯伯说不要浇太多水,要往黄瓜苗苗根部浇水,要不然黄瓜会被水冲死的。孩子分小组,每天到小菜地来看看黄瓜发芽了没有,给黄瓜浇一点水,观察黄瓜的变化情况,回到班里向大家报告,并共同谈论。
分析与回应幼儿在播种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能力和知识,还有情感和态度。从讨论调查,收集种子、亲自播种,孩子们已经对自己种植的黄瓜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在种植过程中,幼儿有了合作意识,能协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黄瓜种子发芽了
孩子们对自己种植的黄瓜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