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生长的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

茭白又名茭瓜、茭笋,是多年生宿根性沼泽草本植物,我国特有的一种水生蔬菜,历史上曾与莼菜、鲈鱼齐名列为江南三大名菜。茭白肉质茎肥大柔嫩,含蛋白质1.4%,脂肪0.3%,糖3.5%,粗纤维1.1%以及维生素B1、B2,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不仅食之鲜美可口,还有“去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及开胃、解毒的医学功效,已成为国际贸易界公认的健康食品。茭白的采收期在初夏和早秋,对调剂蔬菜淡季也有重要作用。

一、茭白的生长与环境条件

1、萌芽生长:长江流域茭白一般在惊蛰前后开始萌芽生长,以10—20℃温度最为适宜,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这时的田水以3—5厘米浅水为好。在适宜的条件下,植株每10天左右抽生一片新叶,至谷雨前后长有5-6片叶时开始分蘖。

2、分蘖期:茭白的蘖期较长,可发生的分蘖较多,其中一部分能孕茭的是有效分蘖,不能孕茭的为无效分蘖。分蘖发生早、生长壮、数量适中是茭白高产优质的基础。从时间上说,小暑前发生的分蘖多为有效分蘖;从数量上讲,以每亩总株数3—4万,有效分蘖1.5—2万为宜。分蘖过少难有产量;分蘖过多,植株拥挤,生长细弱难以孕茭。茭白分蘖期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的水层深度8—10厘米,过深过浅都会抑制分蘖的生长。

3、孕茭期:两熟茭类一年有两次孕茭期,萌发较早生长较快的分蘖和分株,谷雨到小满便开始孕茭;萌发较迟生长较慢的分蘖和分株,要到处暑秋分前后开始孕茭。一熟茭类不论萌发早迟都要到处暑白露后气温较凉日照变短时才能孕茭。孕茭期气温以15—25℃为宜,10℃以下或30℃以上都不利于孕茭。孕茭期田水深以15—20厘米为宜,过深会引起茎下部节间苔管拔长,茭肉缩短;过浅茭白变青老化,品质下降。

4、停止生长:孕茭后,气温降到15℃以下时,分蘖基本停止,体内养分向地下部集中,形成分蘖芽和分株芽;气温降至5℃以下,地上部分枯死,以分蘖芽和分株芽在土中越冬,这时要求有浅水层或土壤呈潮湿状态,阳光充足可促进植株养分的制造和积累,利于越冬和来年生长。

二、栽培管理技术

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茭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为最好。基肥要求亩施农家肥公斤以上,充分沤烂,深耕细耙,做到田平、泥烂、肥足。

2、栽植:秋季采收时选茭白大而白嫩、长势旺、分蘖强的植株做好标记作为选取种苗的母墩。次年母墩分蘖芽抽生的茭苗高45—60厘米时分株栽植,行距1—⒈2米,墩距0.6米,每墩栽3—5株,栽深7—10厘米。

3、水层管理:如前所述,不同生长期应有不同的水深要求。要注意,在冬季和早春,特别是新芽萌发后,如遇寒冷天气,应适当灌深水以防冻害。

4、追肥:新茭栽植后1—2周亩施粪肥—公斤催苗;孕茭初期,即部分大蘖假茎开始膨大时重施催茭肥,每亩粪肥用量2—公斤。宿根茭白在早春萌芽前半个月(雨水前后)和萌芽后半个月(春分前后)各追肥一次,亩施肥量分别为1公斤和公斤,促早生早发。每次施肥后,保持几天浅水,等肥料溶解吸入土壤后再灌水。

另外,在茭白生长期间还应适时疏苗壅根、中耕耘耥、摘除黄叶、防治病虫等。

三、采收

适时采收是茭白高产优质的关键。开始孕茭后半个月左右,肉质茎显著膨大,抱茎叶鞘中部胀裂露出1—2厘米的白色茭肉,也即“露白”期是茭白采收适期。过期不采,茭白迅速变青变老,品质变劣,甚至变成黑褐色而不能食用。早期采收气温较高,茭白老化快,3—4天采收一次;后期气温较低,可6—7天采收一次。采收时秋茭于苔管处拧断,夏茭可连根拔起,再削去苔管,留叶鞘40—50厘米,切去叶片即可打包外运。(来源于年6月5日中国气象报作者:唐守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9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