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

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李成杰

编号:03-

出生日期:

项目名称: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编号

Ⅸ-3

名称

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类别

传统医药

地区

河南省焦作市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编号

Ⅰ-ZYPZ-7

名称

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技艺

类别

中药炮制(ZYPZ)

地区

河南省焦作市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我国传统药材资源达种,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成药制作一般不用生药,而用经过加工炮制的成熟品即饮片。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和医疗、调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分别采用修治、水制、火制及增添辅料制作等方法,对生药进行加工的特殊技术,其上可追溯到药材的种植、采集或饲养,其中以炒、炙、烫、煅、煨和火制方法最为常用,故名“炮制”。

中药炮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反应,缓和或改变药性,从而提高疗效,便于调剂、贮藏和服用,其核心是减毒增效。从古至今,中医药行业在中药炮制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总结了成套理论,发明了不少技术,形成了众多流派,编著了大量著作,中药炮制技术成为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医讲究治病养生,历来非常重视药材的出产地和加工炮制,而药界有“非地道药材,就无中医”之说,其中,怀庆府所产的怀药以其独具的确切疗效为历代医家所看重。

源远流长

今河南焦作,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被山河怀抱,夏时称“覃怀”,后称“怀州”,元称“怀孟路”,明清为“怀庆府”。其“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的怡人气候,最适宜山药、地黄、牛膝等蓄根类药材的生长;怀菊花虽以花瓣入药,但其生长环境也与怀川的气候与地理环境相吻合。

怀庆府地势既采撷了黄河上游各个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的丰富营养,又吸纳了太行山岩溶地貌渗透下来的大量微量元素,加上太行山的蔽护,集山之阳与水之阳于一体,土地疏松肥沃,排水快捷,雨量充沛,水质奇特,光照充足,气候温和。

怀庆府特有的土壤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四大怀药”独特的药性和极高的保健价值,历史上不仅有贡品之荣,而且被历代中药典籍所称道,备受盛名的四大怀药,是指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和怀菊花。

疗愈生命的中国智慧

独一无二的天时、地利,是四大怀药能够冠绝天下的基本条件。“物离其本土,则千周同而效异”,遍搜浩如烟海的医药典籍史册就足以印证四大怀药作为道地药材的点点滴滴。

怀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有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延年益寿及抗肝昏迷等功效。作为中药最重要的补益材料之一,怀山药无任何副作用。因此被历来医家评价为“温补”、“性平”,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即可以当成正常食物充饥使用,用者没有避忌,适宜于任何人群、任何体质。

怀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又分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鲜地黄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能,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熟地黄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能,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等。

怀牛膝:为苋科,牛膝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具有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关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等。牛膝中所含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蜕皮甾酮能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有增强细胞活性的作用。富含的牛膝多糖有明显的增强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牛膝对人体因缺乏锌、锰所导致的内分泌功能低下或腺体萎缩、生长缓慢、阳痿、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病理变化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还有将胆囊、肾脏、膀胱、尿道的结石化解并排出体外的功能。

怀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有野菊、家菊之分,观赏、药用之别;其味甘苦,性凉。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解毒等功效,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诱变、抗衰老和抗肿瘤等作用,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其提取物能保持血清总胆固醇基本不变,在高脂膳食情况下具有抑制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有益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疾病。现代做成的怀菊花制剂,有增加心脏冠脉流量和加强心肌收缩的功效。

四大怀药因神奇的药效、独特的滋补作用和悠久的历史而被我国历代中药典籍视为中药珍品,是常用而又珍贵的保健药材,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近年来中药越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国内外掀起了新一轮“中医药热”,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医药事业、非遗保护,让古老的道地药材焕发出新的光辉,为人类造福。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非遗网、《湖北农业科学》)

版权声明: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zyypzwh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8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