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保护地黄瓜严防霜霉病发生,科学

白癜风有那些特征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662.html

近期气温逐渐升高,黄瓜也进入了生长盛期,而且黄瓜的长势对产量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特别是高温、多雨的天气会导致黄瓜病虫害的爆发,很多黄瓜易患的病害也进入了高发期,尤其是对黄瓜危害比较严重的霜霉病如果防治不当就非常容易爆发,这不但对黄瓜的长势有非常大的影响,对产量更是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霜霉病”对于种植黄瓜的菜农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很多菜农会根据其发病后的症状称其为“跑马干”,这种病害无论是在我国南方或是北方的黄瓜上都会发生,而且无论是露地栽培的黄瓜还是保护地栽培的黄瓜都会发生,不过,在保护地栽培的黄瓜上发病尤为严重,而且发病后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更大,很多保护地种植黄瓜的菜农对霜霉病的防治也非常的头疼。该如何防治黄瓜霜霉病呢?其实针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菜农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准确的判断出黄瓜霜霉病的发生

懂得造成黄瓜发生霜霉病的原因

掌握3种科学的防治技术,灵活运用在生产之中

如何判断黄瓜霜霉病的发生?

黄瓜发生霜霉病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主要危害的便是黄瓜的叶片,特别是在适宜的环境下,发病之后传播的速度极快,发病后两周就会造成黄瓜植株的大部分叶片枯死,严重时会造成减产一半的危害,甚至会导致黄瓜提早拉秧。面对霜霉病如此严重的危害,第一时间判断出霜霉病的发生才是防治的第一步,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防治病害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黄瓜霜霉病典型症状表现

判断黄瓜植株是否患上了霜霉病主要还是要观察叶片的状态,当黄瓜被霜霉病侵染后,叶片上会出现灰黑色的霉层,这也是最为明显的发病后特征。除此之外,黄瓜的子叶正面会出现形状不规则的褪绿病斑,病斑呈黄色,当种植环境比较潮湿时,病斑的背面会长出霉层,受害的子叶则会变黄后慢慢干枯。而成株期的黄瓜植株发生霜霉病一般多数是在开花结果之后,一般发病时是从植株下部的叶片开始,受害的叶片背面会长出水渍状的病斑,一般病斑多呈多角形,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也会不断的扩大并且会慢慢的变成黄色,值得一提的是,霜霉病的病斑边界明显,不会造成叶片穿孔。

上图为发生霜霉病后的黄瓜病叶

造成黄瓜发生霜霉病的原因

霜霉病病菌的传播导致黄瓜发病

黄瓜之所以会发生霜霉病,其根本原因就是受到了霜霉病病菌的侵染,该病菌主要是在保护地中越冬,到了春天的时候开始随着风、气流甚至是雨水来进行传播,当病菌传播到黄瓜的叶片上时,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侵入,造成黄瓜植株发生霜霉病,而且一旦保护地中有黄瓜受到了病菌的侵染而发病,病害会迅速的进行蔓延,造成大范围的黄瓜植株染病。以笔者所在的北方地区为例,霜霉病的病菌传播路线是从温室到大棚,再传播到春露地栽培的黄瓜上,随后传到秋露地栽培的黄瓜上,到了最后又回到了温室中。

叶背面的症状表现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栽培环境有关

高湿的栽培环境是霜霉病非常喜欢的,在这样的环境下,霜霉病病菌会不断的生长繁殖,而且病菌侵染黄瓜植株也正需要在高湿的环境下进行。黄瓜发生霜霉病与其所处的栽培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温度在15℃左右时黄瓜就可以发生霜霉病,而当温度达到20℃~25℃时,如果栽培环境的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那么黄瓜就非常容易发生霜霉病。特别是如今进入五月后,北方也进入了雨季,白天的温度一般可以保持在20℃左右,而且三天两头的下一场雨,空气相对湿度也比较高,这时正是霜霉病爆发的最佳时机,所以说进入五月后,特别是北方地区采取保护地种植的黄瓜要严防霜霉病的发生。

针对黄瓜霜霉病,3种科学的防治技术是关键

1.控制好棚室的栽培环境

控制好棚室的温度和湿度。由于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有着极大的关系,而五月份的温湿度又正是适宜霜霉病侵染的最佳时机,所以控制好棚室的温湿度,创造出一个有利于黄瓜生长又不利于霜霉病侵染的环境是特别重要的。菜农主要通过一天中温湿度的变化来进行控制,例如在五月份时,上午的气温不是很高,这时就应该让棚室内的温度快速的达到25℃以上,相对湿度则控制在75%左右,这样就能够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一个不利于霜霉病发生的数值上,而且也能够满足黄瓜的正常光合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到了中午乃至下午时,温度比较高,这时就需要将棚室内的温度降低到25℃以下,控制相对湿度在70%左右;当傍晚来临时,最好对棚室进行通风,让温度降低到20℃以下,但是要注意不要低于15℃,相对湿度还是保持在70%就好,这样的环境不但能够有效的抑制霜霉病的发生,而且对黄瓜的生长也没有影响。

5月份要特别注意棚室环境的管控

2.管理好黄瓜整个栽培过程

从选种到栽培全过程科学管理。在选种时就应该选种抗病的品种,而且要注意结合所在地区的栽培环境来选种。而在栽培过程中同样要管理好肥水以及环境。例如在施肥时要施足基肥,在黄瓜的生长期氮肥的施用量要控制好,避免追施过多的氮肥,这样才能提高黄瓜植株的抗病能力。在浇水时则要注意避免大水漫灌,而是浇小水,特别是在雨天时要注意防漏。当黄瓜进入收获期时,收获之后要对棚室内残留的病残落叶进行彻底的清理,清理完的垃圾要及时的带出棚室进行销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栽培过程中黄瓜发生了霜霉病并且难以控制时,这时菜农可以采取高温闷棚的方式来杀灭病菌,不过要注意采用此法前要浇足水,并且在闷棚之后要慢慢的进行通风。

栽培过程要管理好,浇水时要浇小水

3.喷施化学药剂,防治结合

针对黄瓜霜霉病,预防才是最为关键的,特别是五月到来,阴雨天增多,甚至是连续出现阴雨天,这时就要及时的进行预防。特别是在发现植株患病后,要及时的摘除病叶,并且要喷施化学药剂来进行治疗。药剂的选择则应以水剂类的药剂为主,喷药防治要及时,避免霜霉病快速的传播,一般每3~7天就要喷药一次,并且在喷药时要注意喷施的方法,黄瓜的叶片正反面都要均匀的喷洒到,特别是发病的植株病叶的叶背长出霉层的地方。

可选择的常用药剂有:百菌清、甲霜灵、代森锰锌、霜霉威、霜脲氰、嘧菌酯、三乙磷酸铝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植株产生抗药性,化学药剂在使用时最好交替使用,避免一直使用某一种药剂。

化学药剂防治结合

黄瓜霜霉病可以说是危害黄瓜生长的病害中非常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病害,而且其发病后的传播蔓延速度之快常常令菜农措手不及,往往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所以对于霜霉病的防治还需要以预防为主,加强栽培环境与栽培管理的管控入手,从根本上预防霜霉病的发生,再结合化学药剂的防治,避免发生霜霉病后爆发的情况出现,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治霜霉病,将霜霉病造成减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农技杂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5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