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秘方六味地黄丸,你吃对了吗

中科公益抗白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525/4394487.html

六味地黄丸这个神奇的秘方,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也有很多人都无师自通的在药店买回来吃。在人们心中,都以为六味地黄丸是治疗男人那方面不行的药丸。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1.六味地黄丸是谁发明的?

我们还是首先说说六味地黄丸是怎么来的吧!这个方剂可以说是张仲景(东汉医学家,千古医圣)原创,也可以说是钱乙(宋代医学家,儿科鼻祖)原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六味地黄丸是在张仲景肾气丸的基础上化裁而出的。

肾气丸是由干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萸肉四两、茯苓三两、丹皮三两、泽泻三两、附子(炮)一两、桂枝一两八味药组成,又称八味丸。

而钱乙所创六味地黄丸则是去掉了附子和桂枝,即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六味药组成。钱乙为何要去掉附子和桂枝呢?因为钱乙是儿科鼻祖,他认为小孩儿是纯阳之体,不需要过分补阳,于是就把扶阳的附子和桂枝去掉了。

在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是这样描述的: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四钱、干山药四钱,泽泻三钱、牡丹皮三钱、白茯苓(去皮)三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温水化下。

2.六味地黄丸方解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

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不只是补肾的,肝脾也一并补了。也正是因为这个方剂的顶层设计如此精细,战略思维如此严密,所以这个方子在历经千年之后,仍是临床常用的一个著名方剂,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

3.六味地黄丸临床运用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也就是说适用于肾阴虚者。

4.如何判断阴虚还是阳虚

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

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

解锁更多精彩

蜀中集团微享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48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