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目前对于本病的预防和治疗,临床仍然存在不小的困难,仅依靠西医治疗手段很难实现患者病情的完全缓解。因此,中西医结合近年来成为了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但临床医生在具体应用时却存在一些困惑。为改善这一问题,我们采访到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沈霖教授,解答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的重难点问题。
Q1: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防治骨病问题,请您简单谈谈中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的不同之处?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上有哪些优势?沈霖教授: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骨病,中医和西医对其都有一定认识,但其具体的治疗理念却存在一定的差异。西医的药物治疗以化学药物为主,强调针对某一靶点的特异性治疗;而中医的药物治疗则以单味或多味动、植物药物为主,强调辨证施治,综合调理。事实上,目前西药当中有许多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功能的药物,具有使用简单、应用方便、价格便宜、作用明确等特点。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某些问题。首先,临床中不乏出现严重疼痛症状的患者,由于长程用药的限制,难以采用其他药物替代,患者痛苦不能短期缓解;其次,患者对于某些药物难以耐受,也给用药带来了很大的限制;最后,对于某些出现不典型症状的患者,西药在对症用药治疗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中药的应用其实是骨质疏松症治疗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种方案,对于单纯西医治疗难以缓解症状的患者,中医治疗是患者管理的重要支持力量。在此基础上,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或能更好的实现患者症状的缓解,提高其生活治疗,并保证良好的依从性,真正保证患者管理的有效性。Q2: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抗骨质疏松的主要中药及经典古方有哪些呢?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诊断骨质疏松症患者辨证组方的难点是什么呢?沈霖教授: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诊断标准,但对于西医出身的临床医生而言,明确患者的中医证型则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对于这一问题,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相关指南中也明确推荐了如骨疏康胶囊等一些可以应用于临床的中成药物。这些药物目前已经得到相关的循证研究证实,结果明确显示可维持或提高患者骨密度,缓解患者骨质疏松症状。此外,我国已经撰写并将发布可供西医出身临床医生使用的中成药物应用指南,以期进一步改善这一问题。
Q3:目前临床上中医中药治疗骨质疏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骨疏康,您觉得像骨疏康这类的药物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面相比于其他药物有哪些优势?当前评价中西医疗效指标有哪些异同?沈霖教授:事实上,随着《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发布,目前中药,尤其是中成药,在临床骨质疏松症治疗当中的疗效评价体系,已经与国际范围的西药治疗评价体系完全一致。骨疏康作为我国第一个被批准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中成药物,组方为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黄芪、丹参、木耳、黄瓜子,纳入了多种对骨质疏松症治疗具有极高价值的重要成分,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壮骨等多重功效,符合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理论和法则。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近年来骨疏康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双向药理作用也得到了多个循证研究的肯定。目前该药物也被我国多部骨质疏松症相关指南所纳入,并作为主要药物进行了介绍与推荐。可以说,中成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有着非常明朗的前景。
Q4: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我国目前的骨质疏松患者高达万,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患病率也在不断的增加,现阶段,我们国家对于骨质疏松防治举措有哪些?请您结合经验谈一谈有哪些好的方式或方法来加强骨质疏松宣教工作呢?沈霖教授:近期,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刚刚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讲座,这一问题其实也是目前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