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在农村,农活却没做过多少。小时候虽然家里日子不富裕,可是妈妈不舍得让我们下地干活,她说天天跟庄稼地打交道手会被泥土皴得厉害,还是好好学习吧。娇生惯养的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的我对黄瓜却情有独钟。不只是黄瓜好吃还减肥,因为我和小妹帮爸妈绑过黄瓜秧,瓜秧上长出的藤蔓也要及时绑在竹竿搭的架子上,夏天黄瓜地里闷热潮湿,瓜秧上长满锯齿样的小刺儿,碰到胳膊上跟用小刀剌过一样瞬间就红肿起来,这个滋味我永远都忘不了。
一晃几十年没有再进黄瓜地了,前几天回家住在北面的小卧室,家里房子紧邻田园,天气热就没关窗,微风夹着蔬菜和青草的气息在夜色里分外清新。凌晨3点钟就听有农用车开过然后是欢快地嬉笑声,我睡眠一直不好,稍有动静就会醒来再也睡不着。听着人们说笑,原来是早起下地摘黄瓜的村里人,摘完了趁着黄瓜新鲜,趁着菜市场人多去卖个好价钱。五点钟起床,老爸见我这样早就出屋问我怎么不睡了,我说去地里看看黄瓜,爸爸笑着说去吧,咱村的黄瓜可好吃了,在市场可是小有名气了。
一根黄瓜还能出名?
清晨的田野静谧恬淡,几乎每家地里都种着黄瓜,或多或少。一株株黄瓜秧葱茏如翠,黄色的小花爬满了藤架,嫩嫩的小黄瓜顶花带刺儿惹人怜爱。朝霞铺满田园上空,风吹,瓜秧沙沙作响。邻居五哥正在浇地,我在他家地头停下,顺手摘了一根黄瓜,在清凉的井水里洗了洗,一口下去,清脆甘甜,瓜瓤如玉髓般诱人,难怪老爸说下圈的黄瓜出名了,不是一般的好吃!
五哥等我吃完黄瓜笑着问:“大姑太太,这黄瓜怎么样?”我竖起了大姆指,他笑得更灿烂了。五哥本是个不善言谈的人,跟我说起黄瓜来可就打开话匣子了。
下圈村的黄瓜在市场售价因为口感更胜一筹每斤总是要高于别的地方几毛钱,这也是让全村人都自豪的一件事。村子在古莲花淀的臂弯里,运河古道沿村流过。独特的地理位置令地下水含量丰富,无污染,20米--30米浅井水甘甜,PH值中性,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用这样的水灌溉的黄瓜根条发达,秧苗儿果实还多。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其次就是选种了。村里人种植黄瓜多年,以津研、津春、津忧系列品牌到现在德瑞系列,与时俱进,现在种植德瑞特号,、博美9号,这样结出来的瓜绿芯如玉髓、皮儿薄、顶花带刺、无纤维,口感甜等等,这也是下圈村黄瓜热销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黄瓜赢取好口碑最重要的还是勤劳聪明的村民对黄瓜的种植管理。
砂红土是黄瓜种植的优选,易生根,生长旺盛,适应能力强。为使黄瓜产量增加,口感好,村民在入冬以前,对黄瓜种植地施农家肥后再进行深耕晾晒,灌上冬水,对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理,阳春三月对种植土地进行二次翻耕,增加土壤含氧量,四月中旬进行保护栽培。种植前期,每亩增加斤有机肥料和50斤复合肥,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微量元素的含量。再进行耕种,整理成1.3米—1.4米垄沟,进行地膜覆盖,保证土壤增温,5月1日前后进行移植,这是黄瓜高产且生长期长的关键。村民们结合多年种植经验整理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为了确保黄瓜光合作用均匀,严把果实品质,好黄瓜苗定植株,珠距离不少于30厘米,垄宽不小于1.3米。移植秧苗要及时浇足定植水,三天再浇一次缓苗水,及时插架防止把秧苗刮断,待秧苗长到50厘米时,及时绑扎黄瓜生长点,对黄瓜秧整枝、打杈,摘取雄花,防止黄瓜秧疯长,一直到雌花开放结果时。在果实要上市前3天浇一次清水,及时收获,防止坠秧,影响秧苗生长,秧苗每长50厘米时,及时绑扎整理侧弯,进入收获期,每五至七天浇一次水,每隔一次浇灌一次生物肥,促进根系发达,延缓黄瓜秧的寿命。补充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改善果实的商品质量,增加产量,从幼苗期开始,每星期喷洒抗菌、防虫、叶面肥料生物药剂,防止黄瓜秧早衰,影响产量和质量。不但如此,村合作社对黄瓜秧用药、肥严格把关,做到果实无残留,达到绿色标准,所以下圈村的黄瓜成为了附近市场的抢手货。
听五哥一席话真的是胜读十年书啊。原来种黄瓜有这么多学问!一畦畦黄瓜长势正好,明天清晨又迎来一次丰收,每个清晨,村里人都笑着迎接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丰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