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产品分享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市面上所见以生地黄为主。地黄为四大怀药(地黄、怀菊、怀牛膝、山药)之一,更是十个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俗语讲十药九地,可见地黄的用量有多大。主产于河南焦作的博爱、武陟、沁阳、济源、温县、孟县(今孟州)等地,是著名的道地产区。地黄生长周期不足一年,一般在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上旬种。10月上旬(寒露)开始收挖。虽然河南种植地黄的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但由于其忌重茬,所以产地一直在变迁,但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河南、山西两地,但就目前来说,山西(襄汾一带)种植的地黄却占到全国一半以上,河南种植的地黄占35%左右,其他的产区包括有河北、陕西、山东、安徽及甘肃等地。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地黄主要根据一公斤含干地黄的个数来划分等级,一般分1-5级:“一等,每公斤16支以内;二等,每公斤32支以内;三等,每公斤60支以内;四等,每公斤支以内;五等,每公斤支以外,最小货直径1cm以上。”但现在市场和产地的分级较乱,并未按此标准严格分级。地黄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味甘者为佳。据了解,地黄的一个质量问题就是容易灰分超标,生地黄为根类中药,采挖后会带有大量泥沙,传统加工方式也是将其直接干燥,不洗,干燥时不得直烘,不晒干,将收回的鲜地黄直接置焙床上缓缓烘焙即可,所以也导致了地黄容易出现灰分超标的现象。地黄需套内膜保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有条件最好置于冷库,定期杀虫。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不宜长时间存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d/5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