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孜阿甫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19/4340651.html
夏天,是各种虫类的出没旺季。让我们来说说户外活动中常见的虫咬处理办法,收藏下以备后用吧
外出爬山游玩时尽量穿裤脚紧的裤子,或者是穿宽松一点的裤子把裤腿扎紧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鞋子尽量选择穿高帮的可以防止蛇,虫子侵入。
上衣尽量穿缩袖口的衣服。或是穿浅色衣服,利于及时发现爬上来的虫子。
随手拿着一根小树枝,在草多的地方先用树枝轻拨动一下,蛇,虫子之类一般都会逃走。
不要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以免蛇,虫子爬到身上咬伤自己。
可以随身携带花露水,在身上涂抹一下可以防止某些虫子靠近。
在山中行走时,时刻提防从树上落下的小虫子,休息时脱下衣物检查是否有害虫附身。
除了嗜血的昆虫蚊子等以外,大多数虫子不会主动发动袭击,它们袭击人多是因为受到了人的惊吓。因此,提醒大家野外登山时最好不要主动招惹某些昆虫。
在有被啃咬痕迹的植物叶子上,常常会有五彩斑斓的毛毛虫。以松毛虫、桑毛虫、刺毛虫等较为多见。这些毛毛虫多有毒,千千不要直接用手去捏,以防被它的毒刺刺伤。如果不幸被毛虫蜇了,千万不能抓,越抓红肿范围越大、皮肤越痛痒难忍。最好随身带些胶布,贴在创面上然后揭下,粘掉皮肤上的毒毛,以减少伤害。
不要好奇而主动靠近黄蜂窝。这些昆虫具有防卫的本能,如果蜂窝受到侵扰,它们会主动发起攻击。倾巢而出的黄蜂非常危险,人被蜇5~10次以上就有致命可能。万一遭到黄蜂的追杀,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逃,尽量用衣服遮住皮肤,如果附近有水塘,跳进去避难也未尝不可。
被蚊虫咬了很痒,怎么止痒?
被蛇,虫叮咬,一定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被蛇,虫叮咬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红肿,破溃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用切成片的大蒜在被蚊虫叮咬处反复偿还分钟,有明显的止痛去痒消炎作用,即使被叮咬处已成大包或发炎溃烂,均可用大蒜擦,一般12小时后即可消炎去肿,溃烂的伤口24小时后可痊愈,皮肤过敏者应慎用。
倒半盆滚烫的开水,找一块干净的方毛巾,把毛巾的一角放入水中,然后轻轻地烫痒处(注意只烫痒处,要防止开水下流引起烫伤),反复几次,痒感片刻即消。
用清水冲洗被咬处,不要全擦干,然后用一个湿手指头蘸一点洗衣粉涂于被咬处,可立即止痒且红肿很快消失,待红肿消失后可用清水将洗衣粉冲掉。
用湿手指蘸点盐搓擦患处也去痛痒。
用湿肥皂涂患处即刻止痒,红肿渐消。
明矾蘸唾液擦痒处两三次即好。
被蚊虫叮咬后,可立即涂搽1至2滴氯霉素眼药水,即可止痛止痒。由于氯霉素眼药水有消炎作用,蚊虫叮咬后已被抠破有轻度感。染发炎者,涂搽后还可消炎。
迅速取一热水瓶塞子放在叮咬处2~3分钟,连续几次,剧痒即可消失,而且不会出现红斑和丘疹。瓶塞应为高热又不烫伤皮肤。
将1~2片阿斯匹林研碎,用少量凉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蚊叮处,可消肿止痒。
被跳蚤、蚊子、毛虫、蚂蚁叮咬后,涂点牙膏,食醋,柠檬汁,捣碎的大葱叶,大蒜,卫生球,洋葱等均可止痒。
蜱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应尽量避此类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等驱避剂进行防护。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在蜱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附着。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山蚂蝗在热带原始森林中处处可见,晴天时,它潜伏在枯树叶下,一有人或动物经过,它便会嗅到血味,迅速爬上动物的四肢,或爬上人的鞋、袜和裤脚上,伺机叮咬。下雨后,是山蚂蝗泛滥的时刻,不仅地上的树叶中,灌木丛中,小树树干树叶上,小溪边的石头上,都有山蚂蝗踪迹。
蚂蟥多生长在稻田、池塘、沟渠、河流、潮湿地等处,常叮咬在人的皮肤上吸血,同时分泌有阻止血液凝集作用的水蛭素,使伤口麻醉、血管扩张、流血不止,并使皮肤出现水肿性的疹,稍有痛感。
一旦发现被蚂蟥叮咬住,可按如下方法处理:
千万不要硬性将蚂蟥拔掉,因为越拉蚂蟥的吸盘吸得越紧,这样,一旦蚂蟥被拉断,其吸盘就会留在伤口内,容易引起感染、溃烂。
可以在蚂蟥叮咬部位的上方轻轻拍打,使蚂蟥松开吸盘而掉落。也可以用烟油、食盐、浓醋、酒精、辣椒粉、石灰等滴撒在虫体上,使其放松吸盘而自行脱落。
蚂蟥掉落后,若伤口流血不止,可先用干净纱布包括伤口1-2分钟,血止后再用5%碳酸氢纳溶液洗净伤口,涂上碘酊或龙胆紫液,用消毒纱布包扎。若再出血,可往伤口上撒一些云南白药或止血粉。
蚂蟥掉落后,若伤口没出血,可用力将伤口内的污血挤出,用小苏打水或清水冲洗干净,再涂以碘酊或酒精、红汞消毒。
水蛭又叫蚂蝗,丛林中水蛭极多,这种动物虽不传染疾病也不立即使人致命,但它吸血多,使人的体力衰弱,并且叮咬处往往流血不止,容易发生感染。蚂蟥的种类很多,有生长在阴湿低凹的林中草地的旱蚂蟥,也有生长在沼泽、池塘中的水蚂蟥,还有生长在山溪、泉水中的寄生蚂蟥(幼虫呈白色,肉眼不易发现)。蚂蟥吸血量很大,可吸取相当于它体重2~10倍的血液。
旱蚂蟥有两个吸盘,其中一个固定在树上,另一个四处寻找目标。树叶上的蚂蟥感觉到人的热量,就会噼里啪啦地往人的身体上落。。叮完后,吸饱血的蚂蝗就会自动脱落,而伤口处却血流不止,愈后常会留下淤血斑痕。所以,如果你发现被蚂蟥咬了,不能生拽它。生拽是拽不下来的。它的吸盘是很牢固的。若硬拽蚂蟥的两个吸盘,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令它吸得更紧。同时硬拔,会让它的口器断落于皮下,引起感染。比较妥善的方法是用酒精、碘酒、风油精等刺激性液体往它身上洒,或者用火烧烟头烫,它就会掉下来。
防止蚂蝗最好的办法就是,系住袖口和领子口,在袜上、身上洒一些风油精之类的药水。
文章转载发布用于安全知识传播普及和正能量宣传,仅供学习参考,不用于商业用途,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