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一味中药生地黄Shengdih

生地黄Shengdihuang

REHMANNIAERADIX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块根。

相关名

生地、生地黄、干地黄、淮地黄、怀庆地黄、大生地、鲜地黄、鲜生地、山菸根。

图片

产地

主产于河南省武陟、温县、博爱等县。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者;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性状鉴别

鲜地黄

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

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饮片生地黄

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味甘质润,入心、肝、肾经,为清滋润滑之品。既善清解营血分之热,又善滋阴清热而生津,还能润燥滑肠。鲜者名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干者名干地黄,长于滋阴凉血。

功效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主治病证

(1)温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3)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

(4)阴虚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以鲜品捣汁服。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干地黄长于滋阴。炒炭多用于止血。

使用注意

本品寒滑腻滞,故脾虚食少便溏及湿滞中满者忌服。

故事

宋代方书《信效方》中,记载有一则关于生地黄的生动故事。该书作者在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时,一次外出验尸,当地保正赵温却没到验尸现场。他就问当地人:“为何赵保正不来?”回答说:“赵保正衄血数斗,昏沉沉的,眼看有生命危险了。”后来他见到赵保正,只见赵的鼻血就像屋檐水似的不断滴着。他马上按平日所记的几个止衄血的方子,配药给赵治疗,但血势很猛,吹入鼻中的药末都被血冲出来了。他想:治血病没有药能超过生地黄的了,于是当机立断,即刻派人四处去寻找生地黄,得到十余斤。来不及取汁,就让赵生吃,渐渐吃到三四斤,又用生地黄渣塞鼻,过了一会儿,血便止住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d/4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