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这种食物,光绪皇帝都直呼吃不起

01什么是节气大寒?大寒是冬季的第六个节气,也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寒潮南下频繁,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时期。大寒节气一般跟农历的岁末时间重合,故大寒时间多是人们的过年时间,农谚有云:“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鸡乳,是说到了大寒节气,鸡开始下蛋了。征鸟厉疾,是说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它们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水泽腹坚,是说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中央,且最为厚实。传统农业社会,鸡很少在冬天下蛋,只有到了大寒,感受到阳气来临,母鸡才会下蛋。鸡蛋不仅是农业社会的营养品,更是农民的商品资料。说起鸡蛋,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传说光绪喜欢吃鸡蛋,鸡蛋在市场上卖三四个铜板,而在宫廷里要三十两银子一枚。光绪每年要吃掉万两白银的鸡蛋,因此他有些愧疚。有一天,他问大臣翁同龢:“鸡蛋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贵了,翁老师你能吃得起吗?”翁同龢不敢直说,只能回答:“过年的时候买几个鸡蛋,给孩子们解解馋,平常不敢想。”可怜的光绪皇帝,一辈子都以为,鸡蛋是高档消费。02大寒饮食应当遵守哪些原则?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语。大寒与立春交接,进补应逐渐减少,适量增添具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季万物升发。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大寒时节,应以食补为主。偏于阳虚的人,以温热食物为宜,如羊肉、鸡肉;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如鸭肉、鹅肉、木耳等。03大寒时节,适宜喝这些粥粥始终是冬季养生内容中的重点,胃肠功能弱的人,更适合喝粥来修养脾胃。民间有说法称: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要想皮肤好,米粥煮红枣;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薏米粥最适合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还可在粥里加点白萝卜、芹菜;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起到很好的养心、安神作用,适合失眠的人食用;栗子的粥,能补肾益气;燕麦粥能降低胆固醇浓度,糖尿病病人可多选燕麦和荞麦作主料,且在喝粥时最好不要放糖。04生活上,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胃寒脾虚的人特别容易受寒,建议此类人最好戴一个围兜来保护脾胃,阳气不足的人手脚易冻,应注意借助手套袜子的功能来保暖,同时涂抹润肤霜也是防护的方式之一。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睡前洗脚的好习惯始终不渝。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d/11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