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三焦治法,秘诀全在这儿

小编导读

三焦是中医学史上争辨至多的脏腑观念。而对于三焦的调节,历代医家更是众说纷纷,争议继续,让人一头雾水,无从动手。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身手”,正本对于三焦治法的窍门,国医巨匠周仲瑛老师早就在他的书中说了个明领略白、真明确切。

这日咱们就循着周仲瑛老师的思绪,一同来显露三焦治法的真模样。

三焦病变是临床体现为水肿、鼓胀、痰饮、癃闭及不明原由的肢体肿胀等气血津液代谢平衡的病证。治当气血水并治,以治气为主宰,视其主次选方用药,兹摘要以下:

01

调畅气机法

气机起落平衡,当升不升,当降不降,是三焦病变的根本。

心肺同病,则肺气不能佐心治节血脉的运转。其证有真假之分。虚者补肺益气,养心和营,用补肺汤、生脉饮,药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黄精、茯苓、玉竹、麦冬、山药、五味子等;实者通降肺气,用四磨汤、绀珠浩气天香散,药如旋覆花、制香附、广郁金、瓜蒌皮、炒枳壳、路路通、降香、杏仁、桔梗、葶苈子、桃仁等。宜随症加减。

病在脾胃,脾不化湿,水饮内停,或肝气乘克,腹大如鼓,叩当中空,下肢浮肿,二便不畅,治当健脾化湿,疏肝理气,用柴胡疏肝散、胃苓汤,药如柴胡、赤芍、炒枳壳、制香附、生白术、厚朴、青皮、陈皮等。

病在肝肾,肾虚肝郁,气化失司,兼夹湿热,瘀阻膀胱,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或见便秘,治当益肾清利,化气行水,用通关滋肾丸、桃核承气汤,通大便以利小便,药用黄柏、知母、肉桂、桃仁、大黄、猪苓、泽泻、生地黄、车前草、升麻等,需要时另用虎魄、沉香粉,蜂蜜调服。

02

祛瘀通脉法

气之与血,跬步不离,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血为气母,血载气行,气滞则血瘀,气虚则血涩,病性有寒热之分,病位有上中下之别。

瘀阻血道,气血水交混,当以祛瘀为要。瘀在胸胁,胸满刺伤,用血府逐瘀汤;腹中癥瘕痞块,腹壁青筋走漏,用膈下逐瘀汤、大黄?虫丸;小腹胀痛,连及腰胯,月经不调,或下瘀块,用少腹逐瘀汤;瘀热互结,用犀角地黄汤;寒凝血瘀,用温经汤;贫血血瘀,用桃红四物汤,气虚加黄芪。药如当归、川芎、白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土鳖虫、水蛭、鸡血藤、丹参,视瘀阻轻重选药。

03

化气行水法

津血同源,赖三焦气化以输布,肺的通调、脾的转输、肾的蒸化以运转,若三焦气化失宣,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膀胱气化不利,血瘀水停。

水蓄胸胁则为饮,水聚大腹则为臌,饮溢手脚则为肿,水蓄膀胱,小腹胀满,或见癃闭,甚则膀胱无尿,呕恶不食,治予通利水道。肿在表在上,用五皮饮、小青龙汤;饮郁化热,用大青龙汤;水在胁下,用控涎丹;水在大腹,用己椒苈黄丸、舟车丸;小便不利,用五苓散。

药选甘遂、大戟、白芥子、泽漆、泽泻、汉防己、猪苓、茯苓、炒莱菔子、泽兰、鸡血藤、天仙藤、路路通等。

04

运脾健胃法

脾为后天之本,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化水谷精微为气血,以养五脏、手脚百骸。若脾虚胃弱,健运失司,谷道不旺,五脏失养,则病难全愈。治脾不在补而在运,脾运则健;治胃不在降而在和,胃和则安。若厌食不饥,食少不香,脘痞暖气,用六正人汤、参苓白术散,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砂仁、炒枳壳、炒谷麦芽、鸡内金、玫瑰花、佛手等。

总之,三焦气机的起落,是保证气血津液通顺的根本,为多脏腑的归纳机能,其动力则源于命门之火,即性命行动之本。命门之火为水中之火,调节时还当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尽。

好书推举

《中医内科汇讲》

点击封面投入悦医家·中医学校置备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国医巨匠周仲瑛教师执教中医内科学60余载,本书为周仲瑛老师临证教育之心体面悟。本书以脏腑理论为根本,病机辨证为主宰,融多元病证为一体,执简驭繁,由博返约,活化辨证,疏导临证。全书共分5章,以五脏为纲,别离陈说五脏疾病的观念、病因病机、辨治重点、病证举要、治法方药、临证重点及临床医案。

往期出色推举RECOMMEND

老中医的一张小方,让痛风不痛

调节前列腺炎的“奇兵”

廉价好用的止痒“石灰水”,您用对了吗?

版权证实

本文部份实质选自《中医内科汇讲》(华夏中医药出书社出书,周仲瑛主编),终究注解权归原做家总共,由悦读中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d/10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